2018年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856数据结构及操作系统之数据结构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B. 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C. 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 所需空间与线性长度成正比
【答案】B
【解析】B 项是顺序表的特点。只要确定了顺序线性表的起始位置,线性表中的任一数据元素都可随机存取。
2. 假定有k 个关键字互为同义词,若用线性探测法把这k 个关键字存入哈希表中,至少要进行多少次探测?( )
A.k -1次
B.k 次
C.k+1次 D.
【答案】D
【解析】至少探测次数。
3. 若对如下的二叉树进行中序线索化, 则结点x 的左、右线索指向的结点分别是( )
A.e , c
B.e , a
C.d , c
D.b , a 次
【答案】D
【解析】此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debxac , 由于节点x 左右孩子都为空, 所有进行中序线索化时, 它的左右孩子指针分别指向它的中序遍历序列的直接前驱结点b 和直接后继结点a , 所以选D
4. 在一个有N 个元素的有序单链表中查找具有给定关键字的结点,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性为( )。
A.O(1)
B.O(N)
C.O(N2) D.
【答案】B
【解析】二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在一个用N 个元素的有序单链表中查找具有给定
关键字的结点,因为查找是从头结点开始的,需要使用指针顺序往下查找,因此时间复杂度为0(N)。
5. 对一组数据(2, 12, 16, 88, 5, 10) 进行排序, 若前三趟排序结果如下:
第一趟:2, 12, 16, 5, 10, 88
第二趟:2, 12, 5, 10, 16, 88
第三趟:2, 5, 10, 12, 16, 88
则采用的排序方法可能是( )。
A. 起泡排序
B. 希尔排序
C. 归并排序
D. 基数排序
【答案】A
【解析】题目中所给的三趟排序过程, 显然是使用起泡排序方法, 每趟排序时从前往后依次比较, 使大值“沉底”。希尔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先对序列进行“宏观调整”, 待序列中的记录“基本有序”时再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宏观调整的方法是:通过某种规则将大的待排序序列分割为若干小的待排序序列, 再依次对这些小的序列直接插入排序。宏观调整可以多次, 每次分割的序列数逐渐增多, 而每个序列中所包含的元素数逐渐减少。归并排序的基本操作是将多个小的有序序列合并为一个大的有序序列, 然后“逐趙归并”, 直至整个序列为有序为止。基数排序是分配排序的一种, 这类排序不是通过关键字比较, 而是通过“分配”和“收集”过程来实现排序的。本题中, 很容易看出大值逐渐“沉底”, 显然使用的是起泡排序法。
6. 假定主存地址为32位, 按字节编址, 主存和Cache 之间采用直接映射方式, 主存块大小为4个字, 每字32位, 采用回写(Write Back) 方式, 则能存放4K 字数据的Cache 的总容量的位数至少是( )。
A.146k
B.147K
C.148K
D.158K
【答案】B
【解析】Cache 和主存直接映射方式的规则为:主存储器分为若干区, 每个区与缓存容量相同; 每个区分为若干数据块, 每个块和缓存块容量相同; 主存中某块只能映象到Cache 的一个特定的块中。本题中, Cache 总共存放4K 字数据, 块大小为4个字, 因此cache 被分为
要包含所存的数据4个字, 每个字32位, 18位标记位和一个有效位, 因此总容量为:
。
7. 对线性表进行折半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 )。
A. 以顺序方式存储
B. 以顺序方式存储,且数据元素有序
C. 以链接方式存储
D. 以链接方式存储,且数据元素有序
【答案】B
【解析】二分查找又称折半查找,优点是比较次数少,查找速度快,平均性能好;其缺点是要求待查表为有序表,且插入删除困难。因此,折半查找方法适用于不经常变动而查找频繁的有序列表。折半查找方法适用于对以顺序方式存储的有序表的查找,查找效率较高。
8. 下列调整中, 不可能导致饥饿现象的是( )
A. 时间片转移
B. 静态优先及调度
个块, 由10位表示。块内共16字节, 所以由4位表示, 于是标记位为32-10-14=18位。所以, Cache 的每一行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