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理化检验技术题库>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题库

问题:

[单选] 下列能产生内毒素的细菌是()

A . 破伤风梭菌
B . 产气荚膜杆菌
C . 肉毒梭菌
D . 结核分枝杆菌
E . 淋病奈瑟菌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个案调查。 生态学研究。 暴发调查。 典型调查。 现况研究。 患者男性,40岁。牙龈出血,发热半个月,既往肝炎病史4年。查体:全身散在瘀斑,以下肢为多,左侧颈部可扪及2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胸骨中段压痛,两肺呼吸音清晰,HR90次/分,律齐,肝脾未扪及。提示:经4天治疗后,患者牙龈出血好转,发热减退,今日起嗜睡。查体:T37.5℃,嗜睡状,瞳孔正常,克氏征和巴氏征阴性。此患者嗜睡最可能的原因是() A.颅内出血。 颅内感染。 休克。 DIC。 癔症。 恶性肿瘤颅内转移。 宜冲服的药物是() A.矿物药。 B.胶类药。 C.芳香药。 D.汁液性药。 E.贵重的散剂药。 男性,45岁,2年来劳累时胸闷,心悸,含硝酸甘油效果不佳。查体,血压130/80mmg(17.3/10.7kPa)。心界大,IgE正常,心率80次/min,律整,心尖部可闻及s4,胸骨左缘3~4肋间有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清,腹(-)。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腔正常,室间隔厚1.5cm,左室后壁厚1.0cm,二尖瓣前叶在收缩中期有前向移动(SAM征)与室间隔接触,流出道狭窄。该病例不宜使用的药物为() A.β受体阻滞剂。 B.阿司匹林,防治栓塞。 C.合心爽。 D.硝酸盐类药物,如消心痛10mg,每日3次。 E.低分子肝素。 男性,24岁,8月15日发病。发热1周,热型初不规则。前日发作后,自服退热药,但今日又寒战、高热,热退时出汗多。一般情况尚佳,胃纳如常。体检∶肝肋下0.5cm,脾肋下1.5cm,质软,余无特殊。外周血象∶白细胞数4.6×109/L,中性粒细胞0.74。血找疟原虫1次阴性。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O1∶40,H1∶320,A1∶160,B1∶160,粪、尿检查无特殊。既往病史中,近3年内患过疟疾与伤寒。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热,腰痛及酱油样尿,诊断为黑热病,临床治疗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氯喹和伯胺喹啉。 输液。 氢化可的松静点。 用碳酸氢钠。 贫血严重时可输同型血。 下列能产生内毒素的细菌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前三种细菌均为革兰阳性菌,致病物质主要为外毒素;结核分枝杆菌无内毒素。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