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6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2015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摘要
631
华南理工大学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中国哲学 美学 共 5 页
一、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说明理由,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8分,共40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具体科学。
2、 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4、假象是一种错觉,它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5、人的本质是由人的世界观决定的。
二、材料分析题(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0分,共50分)
1、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观点,请分析如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世界统一于存在。
材料2: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现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请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区别,错误实质是什么?
(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错在哪里?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