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园林树木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干性

【答案】“干性”是指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中心干强而持久。干性强指枝干的中轴部分比侧生部分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这是乔木的共性。

2. 短日照花卉

【答案】短日照花卉指日照长度短于临界值才能成花或开花的花卉,适当延长黑暗(缩短光照)可以促进和提早开花;相反,延长光照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如波斯菊、金光菊、一品红、秋菊等。

3. 温周期

【答案】“温周期”是指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可以表现在植物生长的各个时期,如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生长、植物的开花结实。植物的温周期特性与植物的遗传性和原产地日温变化的特性有关。

4. 自然分类系统

【答案】“自然分类系统”是指着眼于客观地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遵从一定的原则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系统,又称“植物系统学”。

5. 耐盐植物

【答案】“耐盐植物”指能从土壤中吸收盐分,但并不在体内积累而是将多余的盐分经茎叶上的盐腺排出体外(即泌盐作用)的一类植物。有分布于干旱地区和湿地的类型,如柽柳、红树、大米草、二色补血草等。

6. 群系组

【答案】“群系组”是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同属或相近属)、生活型(3级或4级)近似或生境相近划分,划入同一群系组的各群系,其生态特点一定是相近的。例如温性常绿针叶林亚型中,可分为温性松林、侧柏林等群系组。

7. 叶秋季变色期

【答案】“叶秋季变色期”指由于正常季节变化,树木出现变色叶,其颜色不再消失,并且

新变色之叶在不断増多至全部变色的时期。这与因夏季干旱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叶变色不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开始变色期和完全变色期。

8. 移植

【答案】“移植”指将植物种植成活以后还需移动到其他地点种植的栽植方式。在树木移植过程中,要砍掉树枝树叶以减少营养浪费,并且要给截断的部位涂上泥巴以防止细菌侵入。

9. 名木

【答案】“名木”指具有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或其他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其中,有的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黄山的“迎客松”;有的以历史事件而闻名,如北京市景山公园内原崇祯皇帝上吊的槐树(现已无存);有的以奇闻轶事而闻名,如北京市孔庙的侧柏。

10.亚种

【答案】“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其与变种的区别是变种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二、简答题

11.简述梅的观赏特性和适生环境。

【答案】梅花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軔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受到人们的赞美和爱戴。

(1)梅的观赏特性:梅为中国传统的果树和十大名花之一,具有古朴的树姿,素雅的花色,秀丽的花态,恬淡的清香和丰盛的果实,自古以来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为历代著名文人所讴歌。冬末早春开花,象征着不畏风刀雪剑的困难环境而永葆青春的乐观主义精神。花色淡粉、白色、红色等,有着不畏风雪的傲骨精神,许多诗词对之进行了赞赏。栽培品种有直枝梅、垂枝梅、龙游梅等,可修剪整形,作粧景、盆景、树亭、切花等用,或作独赏树用等。

(2)梅的适生性:喜光,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耐寒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土壤,亦能在轻碱性土中正常生长。忌积水,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因其最易烂根致死,又忌在风口处栽植。对有毒气体抗性不强。

12.圆柏和侧柏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案】圆柏和侧柏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13.种及种以下各分类等级如何命名,试举例说明。

【答案】(1)种的命名:

如银杏的学名为

缩写。

(2)种以下的变种:在种名之后加var. 后,再写上拉丁变种名,对变型则加缩写f. 后,再写变型名,

最后写缩写的命名人。例如红玫瑰的学名为

14.树木花芽分化主要分几个时期:花芽分化有几个类别? 其属名为中国广东话的拉丁文拼音,的种名为形容词,意为二裂的,形容银杏的叶片先端成二裂状,最后的L.

为命名人林奈

【答案】植物的生长点既可以生成为叶芽,也可以分化为花芽,这种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也有指包括花芽形成全过程的,即从生长点顶端变得平坦,四周下陷开始起,逐渐分化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称为“花芽形成”。树木花芽分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花芽分化是指形态分化。广义的花芽分化,包括生理分化、形态分化、花器的形成与完善直至性细胞的形成。

(1)花芽分化的时期

根据花芽分化的指标,可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

生理分化期:是指芽的生长点内部转向分化花芽发生生理代谢变化的时期,据果树研究,生理分化期约在形态分化期前1〜7周。生理分化期是控制分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也称“花芽分化临界期”。

开多态分化期:是指花或花序的各个花器原始体的发育过程。一般又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

a. 分化初期:因树种稍有不同,一般于芽内突起的生长点逐渐肥厚,顶端高起呈半球体状,四周下陷,从而与叶芽生长点相区别;从组织形态上改变了发育方向,即为花芽分化的标志,此期如内外条件不具备,也可能退回去。

b. 萼片原基形成期:下陷四周产生突起体,即萼片原始体,达此阶段才可肯定为花芽。

c. 花瓣原基形成期:于萼片原基内的基部发生突起体,即花瓣原始体。

d. 雄蕊原基形成期:花瓣原始体内基部发生的突起,即雄蕊原始体。

e. 雌蕊原基形成期:在花原始体中心底部发生的突起,即为雌蕊原始体。

花器与性细胞形成期:在花芽各原基分化之后,还要进一步分化与完善,形成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这些花器官和雌雄蕊中的性细胞。

(2)花芽分化类型:

花芽分化开始时期和延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树种与品种、地区、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