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之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以下关于OLA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个多维数组可以表示为(维1,维2, …,维II )

B. 维的一个取值称为该维的一个维成员

C.OLAP 是联机分析处理

D.OLAP 是以数据仓库进行分析决策的基础

【答案】A

【解析】一个多维数组可以表示为:

能用于多维分析的。

2. 下述哪种情况数据库系统不会自动恢复( )。

A. 由于系统错误造成的事务失败

B. 由于逻辑错误造成的事务失败

C. 由于操作系统故障导致系统停止运行,从而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

D. 由于磁头损坏或故障造成磁盘块上的内容丢失

【答案】D

【解析】系统可能发生的主要故障类型:

①事务故障。包括事务的逻辑错误和系统错误,逻辑错误即事务由于某些内部条件而无法继续正常执行;系 统错误是死锁等引起的。

②系统故障。硬件故障、数据库软件或操作系统的漏洞,导致系统停止运行。

③磁盘故障。在数据传送操作过程中由于磁头损坏或故障造成磁盘块上的内容丢失。事务故障的恢复是系统自动完成的,系统故障是在系统重新启动的时候自动完成的,只有介质故障是需要DBA 介入的。

3. 查询选课关系

(Cno ),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不含度量的多维数组是不表中还没有给定成绩(Score )的课程号(Sno )和学号

【解析】在数据库基本表中,还没有给定成绩的属性列,意味着该属性列的数据还从未更新过,为此,其值应该是空中可以用

和来查询属性列值是空值或不为空值的元组。根据题意,应该选择A 项。注意,IS 不能用“=”来代替。

4. 设计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称为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

A. 关系规范化理论

B. 关系运算理论

C. 关系代数理论

D. 数理逻辑

【答案】A

【解析】关系数据理论,即关系规范化理论是进行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有力工具,通过它,可以判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是否优良,并可以对一个不好的逻辑设计进行改造以使它变得好起来。

5. 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指( )。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援副本

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日志文件、审计档案

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援副本

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援副本

【答案】C

【解析】数据库恢复的实现技术主要是建立冗余并利用冗余数据实施数据库恢复。建立冗余最常见的技术是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

6. 在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为关系表建立合适的索引,关于建立索引的描述,有下列说法:

Ⅰ. 对于经常在其上需要执行查询操作并且数据量大的表,可以考虑建立索引

Ⅱ. 对于经常在其上需要执行插入、删除和更新操作的表,可以考虑建立索引

Ⅲ. 对于经常出现在WHERE 子句中的属性,可以考虑建立索引

GROUPBY 子句中的属性,Ⅳ. 对于经常出现在ORDERBY 子句,应尽量避免建立索引上述说

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对于频繁执行查询操作并且数据量较大的表或者经常出现在where 子句、orderby 子句和groupby 子句中的属性应当建立索引,索引是一种单独的、物理的数据库结构,它是某个表

中一列或若干列值的集合和响应的指向表中物理标识这些值的数据页的逻辑指针清单,索引技术是用来优化查询操作的,与插入、删除和更改操作没有关系。

索引是一个单独的、物理的数据库结构,它是某个表中一列或若干列值的集合和相应的指向表中物理标识这些值的数据页的逻辑指针清单。

7. 现有关系模式R (学号,姓名,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对其进行分解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下列( )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A.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B.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C.R1 (学号,姓名)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D.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答案】B

【解析】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 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于码又不传递依赖于码,则这个关系属于第三范式。同时在对关系进行规范化的过程中,对于关系的分解不是随意而为的,需要考虑新关系与 原关系在数据上的等价、在依赖上的等价,甚至是在数据和依赖上都等价,否则就很可能达不到规范化目的。

A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也达到3NF 要求, 但是它们与原关系R 在数据上不能等价,在依赖上也不等价,因而不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C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中由于存在: 课程代码一课程名,即非码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因此,该R2只达到1NF 要求,没有达到2NF 要求,当然也 就没有达到3NF 要求。

D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也都达到3NF 要求,但是它们与原关系R 在数据上不能等价,在依赖上也不等价,因而不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只有B 项的分解,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成绩)都达到 3NF 要求,同时分解后的关系与原关系在数据和依赖上都等价,因而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8. 将错误的、不一致的数据在进入数据仓库之前予以更正或删除,以免影响决策支持系统决策的正确性,这一过程称为( )。

A. 数据提取

B. 数据转换

C. 数据清洗

D. 数据加载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