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712设计史论之设计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乌尔姆设计学院

【答案】乌尔姆设计学院是1950年爱歇·舒尔在德国乌尔姆市建立的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学院的设计教育体系以科技为基础,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美学思想为核心,倡导系统设计原则,在继承包豪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美学思想,建立了高度理性的系统设计理论,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方案,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其设计艺术思想被德国布劳恩家电公司广泛实施,将设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了“布劳恩原则”。在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德国产品渐渐以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的特点闻名于世。

2. 芝加哥学派

【答案】芝加哥学派是盛行于1883~1893年的美国重要学派,它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功能决定形式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在建筑、经济、传播、社会学、气象学五个方面对美国,甚至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 工艺美术运动

【答案】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具有试验性的设计运动,后发展成为一场国际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主张“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在工业设计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影响重大。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其理论指导是作家约翰·拉斯金,主要代表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

4. 德意志制造联盟

【答案】德意志制造联盟是1907年在穆特修斯的倡导下,由凡·德·威尔德、贝伦斯、诺曼、霍夫曼等著名的工业家、艺术家、建筑家和作家组成的设计联合体,旨在探索设计与工业的有机结合,提高德国设计水平,创造优良产品。联盟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成为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石。

5. 系统设计

【答案】系统设计是西德现代设计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关键是模数体系。系统设计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混合,从形式卜来讲,主要是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和高度简单化的形式,整体感非常强,但同时也具有冷漠和非人情的

特征。系统设计上具有重要贡献的两个人物是迪特·兰姆斯和汉斯·古格洛特。

6. 装饰艺术

【答案】装饰艺术是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它的目的是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满足它功利要求的美化。装饰艺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日常用品装饰等多个方面。

二、简答题

7. 如何理解“变”是设计程序中永恒的话题?

【答案】(1)设计程序是有目的地实现设计计划的次序和科学方法,设计程序是实在的、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较为普遍的程序安排可分为五个阶段:设计的准备阶段; 设计的构思阶段; 设计的定案阶段:设计的审核阶段和设计的管理阶段。

(2)在设计程序中,“变”与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原则,是设计的永恒话题。“变”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正确把握设计物的生命周期理论,依据其在市场中所显现的变化契机,准确地制定改良、剔除和新品种的开发设计战略;

②及时一掌握并预测变化趋势,以适应变化,引导变化的观念指导设计,使设计成为时代变化的象征和进步的催化剂。同时设计的“流行性”概念也正是源于其变化的原则而出现的。

(3)纵观整个设计程序,任何一种设计作品都不可能是永恒的。虽然历代设计师均创造了足以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但是后人只是在充分理解当时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背景后才称之为“永恒”。因此,“不变”是相对的,“变”才是绝对的、永恒的,每个时代的设计作品中体现出的设计观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实现过程都印有那个时代的特殊烙印。

8. 你对本章所作的设计的分类有何看法?

【答案】对本章所作的设计的分类的看法有:

(1)本章按照设计目的的不同,将设计分为三大基本类型,分别是以传达为目的的视觉传达设计,以使用为目的的产品设计和以居住为目的的环境设计。

(2)本章之所以将设计划分为这三大类的原因是,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过去的划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设计现象和设计活动。

(3)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一人一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坐标点,由它们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的三大基本设计类型。

(4)这种划分具有相对广泛的包容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

9. 简述铜镜的发展历史。

【答案】铜镜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是铜镜的主要产地。战国铜镜的特点有四:薄胎、卷边、川字纽(或称弦纹纽)、双层纹(即有主花和衬托的地纹)。

(2)汉代

汉代铜镜的特点是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汉代铜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西汉时铜镜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镜边简略或用连孤纹做边饰; 西汉末到土莽时期主要流行规矩镜; 东汉时期的镜面微凸,便于照出人面的全部。

(3)六朝时期

六朝时期的铜镜早期比较草略,晚期不乏精美之作,铸作精巧,图案工整,流行纪年铭文。装饰花纹有龙虎纹、翔鹤兽纹、十二生肖纹等。其中绍兴铜镜较有特色,用浮雕手法表现神人、车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4)唐代

唐代有以铜镜作为献礼和馈赠的社会风尚,因而铜镜装饰异常精美。除了传统的圆形外,菱花形、葵花形也是具有唐代特色的样式,盛唐时期尤为流行。从整体来看,唐镜的装饰花纹早期多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海兽葡萄镜,中期多为莺鸟镜、花鸟镜、瑞花镜,晚期多为八卦镜、万字镜。

(5)宋代

宋代铜镜较流行亚字形镜和有柄铜镜。早期曾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制作精巧的铜镜,但晚期甚为简陋,日趋衰落。早期装饰流行旋转式,多用缠枝花,镜体较薄,多用平刻,纹饰多用连珠纹。南宋铜镜多有柄,且一律素地无纹,唯镜背有一长方形阴刻款式,注明产地。

(6)元代

元代铜镜的制作已不如从前讲究,相当简略,多为素面,制作粗糙,可能是由于玻璃代替了铜镜照面的原因。

10.简述设计师的专业知识技能

【答案】专业设计技能有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三大类下面还有更细的专业技能:如视觉传达设计的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产品设计的工艺品设计、纺织品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的建筑设让、室内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1)各专业设计师的造型基础训练和相关学科差异小大。

①各专业设计师的造型基础训练是大体相似的,只是略有差别,如视觉传达设计偏重于平面造型,而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则偏重于空间造型。

②各专业的相关学科也有差异,工业设计偏重于更具体的工学理论指导,如人机工程学、材料学、价值工程学、生产工学等,而视觉传达设计偏重于符号学、传播学、广告学、市场学、消费学、心理学、民俗学、教育学、印刷工学等理论。

(2)各专业设计师较大的区别体现在专业设计技能上的“各有所长”,这也是专业划分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