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623教育学专业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 遗传决定论
B. 成熟论
C. 环境决定论
D. 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之主要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遗传决定论、成熟论和环境决定论都是单纯强调某一因素(分别为遗传、成熟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而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注意到内因和外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转化,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该理论认为,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同时,外因相互作用,直白点说,就是人有主观能动性愿意与外部因素进行相互的作用。学生这一“祖国的花朵”如果离开了教师这一“园丁”的栽培,可能会自生自灭,不
,而“花朵”无意“成长”这里的无意指能“茁壮成长”; 反过来,只有“园丁”的“辛勤耕耘”
的就是人没有主观能动性,“花朵”亦必将“凋零”。总之,“花朵”的“成长”是“花朵”自身和“园丁”共同努力的结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2. 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 教师
B. 学生
C. 班级
D. 课程
【答案】D
3.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其判断依据是他的( )
A.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 外在教育目的论
C. 教育准备生活说
D. 教育适应生活说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教育准备生活说是由斯宾塞提出的,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因此,他要求必须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反对古典主义教育,反映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就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教育适应生活说与教育准备生活说不同,认为学校教育应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4. 下列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 凯洛夫的《教育学》
B.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C.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D.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答案】A
5.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的考查。根据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理论,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是操作模仿阶段的主要动作特点。操作定向阶段只是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还没有真正进行动作操作; 操作整合阶段,个体的操作主要依赖于动觉控制,动作的整体也趋于协调和连贯; 操作熟练阶段,个体的动作控制几乎不需视觉的专门控制,动作要素之间高度协调一致。
6. 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予创立了( )。
A. 葛雷制
B. 昆西教学法
C. 道尔顿制
D. 设计教学法
【答案】D
【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设计的一种教学法,是进步教育的实验之一,其特点是取消分科教学,取消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设计的学习单元。设计教学法在美国得到迅速传播,到20世纪30年代,对英语国家的学校产生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在西欧和苏联被采用,对中国、印度、和埃及等国的教育也有较大的影响。教育家沃特以推行了“葛雷制”; 帕克赫斯特是道尔顿制的创始人;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帕克的教育改革措施以“昆西教学法”“昆西制度”著称。
7. 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 )。
A. 成均、泮宫
B. 辟雍、庠序
C. 辟雍、泮宫
D. 辟雍、泽宫
【答案】C
8. 运动技能的表征方式是( )
A. 命题
B. 语义网络
C. 命题网络
D. 产生式系统
【答案】D
【解析】表征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下的对象。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语词的或要领的。通常,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有命题、语义网络和命题网络;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是指构造知识型系统和建立认知模型时常用的知识表不的形式系统。产生式的基本原则是“如果条件为X ,那么实行行动Y ; ,即当一个产生式的条件得到满足,则执行该产生式规定的某个行动。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要一个产生式,而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则需要若干个产生式,这些产生式组成了产生式系统。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在掌握某种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动觉经验后实现的,是把相应的程序性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活动方式的过程。
9. 学生在理解“力”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重力”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 派生类学习
B. 相关类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总括学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