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女性生殖系统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B1型题] 产后子宫内膜完全修复时间()

A . 产后6周
B . 产后8周
C . 产后10周
D . 产后1周
E . 产后30天

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表观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2小时后,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 40μg/ml。 30μg/ml。 20μg/ml。 50μg/ml。 10μg/ml。 可引起心肌缺血的是()。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 心肌桥。 以上都错。 SNR表示()。 对比噪声比。 对比度。 图像均匀度。 空间分辨率。 信噪比。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 淋巴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 单核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 淋巴细胞系统恶性疾病。 浆细胞增生性疾病。 筛检宫颈癌,最常用的方法是() 宫颈活检。 阴道镜检查。 碘试验。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产后子宫内膜完全修复时间()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子宫产褥期子宫变化最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称为子宫复旧,需时6周,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子宫内膜再生:胎盘、胎膜从蜕膜海绵层分离娩出后,遗留的蜕膜分为2层,表层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恶露的一部分自阴道排出;接近肌层的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部位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覆盖,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子宫下段及宫颈变化:产后子宫下段肌纤维缩复,逐渐恢复为非孕时的子宫峡部。胎盘娩出后的宫颈外口呈环状如袖口。
于产后2~3日,宫口仍可容纳2指。产后1周后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产后4周宫颈恢复至非孕时形态。分娩时常发生宫颈外口3点及9点处轻度裂伤,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一"字形横裂(已产型)。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间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月经复潮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月经虽未复潮,却有受孕可能。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