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846设计理论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后现代主义

【答案】后现代主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又称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美国是形成这股思潮的中心。后现代主义采用各种历史建筑元素、运用讽喻手法的折衷风格,在西方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其代表人物有文丘里、P•约翰逊、斯特恩等。

图 巴尔第住宅平面图

2. 巴里奥•卡乌迪

【答案】巴里奥•卡乌迪是波菲尔早期的建筑作品,位于两班牙塔拉哥那的住宅区。波菲尔在这座郊外居住社区的建筑中,使用了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建筑风格,建筑由砖贴面的混凝土结构建成,由不同形式的矩形体块组成变化丰富的建筑与立面形式。在建筑预算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波菲尔首先使用了在西班牙并未普及的预制装配技术,开启了新型低造价建筑的新形式。

3. 流水别墅

【答案】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代表作品,是一座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山林里熊跑溪上的小别墅。别墅坐落在一个小瀑布的上面,由支撑在墩柱和墙上的三层钢筋混凝土的平台组成,平台在一边与竖向石墙相连接,其余部分向不同的空中延伸,与周围的树木相。主体建筑由石墙和大面积的玻璃窗构成,将室内外连为一体。流水别墅的横向平台采用光洁而明亮的墙面,而竖向的石墙则保持了石质的粗糙表面,再加上通透的玻璃窗与优美的环境,使之在一年四季中呈现出不同的景致。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形态以及与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而成为最著名的现代主

义建筑。

4. 隐喻主义

【答案】隐喻主义,又称象征主义,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流派之一。隐喻主义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或通过象征性地暗示历史和其他文化内容的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断的种种观感, 产生浮想联翩、诗情画意、景象环生的比喻效果。因而,其外部形式或细节处,有着极具象征或隐喻性质的形象,建筑本身的形态更具艺术性。

二、简答题

5. 新建筑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答案】新建筑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以下几点:

(1)近代西方的文化变迁比之东方活跃的多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新陈代谢时刻都在进行,到19世纪沐20世纪初,西方文化出现了一场深刻剧烈的突变——一场以反传统为特征的狂飙运动。

(2)在世纪转折时期西方社会,首先是西欧各国出现了文化方面的大震动、大转变,形成反传统、破旧3新的一代奇观。这次文化变迀席卷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哲学、美术、雕塑和机器美学等方面的变迁对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经过这次文化变迁,西方国家进入了现代文明或现代文化的新阶段。尽管各方面的变迁并不平衡,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真的消除殆尽。此时西欧大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产业革命,出现工业化的经济技术基础,可以谓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跨进了既有工业化又有现代文化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建筑全面创新的外部条件已经初涉

具备。

6. 绘制文丘里母亲住宅,论述他的建筑主张。

【答案】(1)文丘里母亲住宅

图 文丘里母亲住宅

(2)建筑主张

文丘里抨击现代建筑所提倡的理性主义片面强调功能与技术的作用而忽视建筑在真实世界中所包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他认为建筑师的义务在于“必须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决定想解决什么问题”。

①强调建筑的不定性来对抗现代建筑的确定性和绝对的功能原则。

②包容现代建筑所排斥的传统建筑要素,并以诙谐的方式引用到设计中来。

③赞成包含多个矛盾层次的设计,提出兼容并蓄、对立统一的设计策略和模棱两可的设计方法。

三、绘图题

7. 爱因斯坦天文台外观图

【答案】

图 爱因斯坦天文台外观图

四、论述题

8. 战后现代建筑的主要思潮是哪些?分别有何特点?有何作品?

【答案】战后现代建筑的主要思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是战后现代派建筑中最普遍与最多数的一种。它言不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