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8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13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19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批评(同等学力加试)之语言学纲要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24

一、名词解释

1. 语音的自然属性

【答案】语音的自然属性是指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空气粒子的振动。包括:

①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

②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发出后在介质中传播,具有物理属性;

③语音能为人感知、理解,具有心理属性。

2. 内部屈折

【答案】内部屈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例如,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的,如bend-bent.build-built 。内部屈折不同于附加词缀,后者不改变词根或词的内部语音,而是附加另外的语素,前者改变词或词中语素的内部语音,而不附加另外的语素。内部屈折的作用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所不同。阿拉伯语主要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 英语的内部屈折只是辅助性手段,只有少数不规则动词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而现代汉语一般来说没有内部屈折这种方式。

二、简答题

3. 辨析下面的同义词。

商量/商榷截止/截至

【答案】(1)商量/商榷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二者都是动词,都表示“交换意见”的意思。

b. 从语法功能卜来讲,二者都能做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②不同点

a. 从语义上来讲

第一,理性义:“商量”着重指对有不同看法、欠缺错误的意见观点提出讨论,除用于意见观点外,还广泛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商榷”指一般的协商讨论,多用于意见观点。

第二,色彩义:“商量”多用于口语; “商榷”要庄重些,多用于书面语。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

第一,“商量”后面可接表动作时间的词语。例如,商量了一会儿。但不能说“商榷了一会儿”:“商量”能做“有”的宾语,“商榷”不能。

,而“商第二,“商榷”可以用在形式动词之后组成述宾结构,如“进行商榷”、“值得商榷”

量”不可以。

(2)截止/截至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一者都是动词,都表示到某一时间点上的停止。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二者都可以充当谓语、定语。

②不同点

a. 从语义上来讲,“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

b. 从用法上来讲,“截止”置于表不时间的词语之后,“截至”则置十表不时间的词语之前,情况正好相反。

4.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

【答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是语言一对相对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的差异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而语言的约定性则是指语言的音义结合虽然是没有自然联系的,但是在语言产生初期,音义一经约定俗成,就不能再更改,是全民必须共同遵守使用的规则。

(2)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约定性的联系

①正是由于任意性的作用,语言的音义结合必须要约定俗成,没有必然联系的音和义必须要依靠社会的约定力量才能实现实际运用的可能。这两者是不能分割的两大特点。

②语言符号的形式跟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者所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但也正是这种社会约定性,使得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落入一套现成的语言符号的网子里,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随意更改的权利。

5. 为什么说从音位到语素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

【答案】从音位到语素是语言这个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这主要是因为:

(1)一个语言中的众多符号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共同构成了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2)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音位和音位组合成的更大的单位只能构成语言符号的形式,它们都属于语言的音系层。语素和语素组成更大单位则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的语法层面。

(3)语言系统两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语言

里的音位只有几十个,语素的数目则至少有几千。几十个音位就可以满足几千个语素的构形要求,这是因为音位一般不直接做语素的形式,而是组合起来才与语素或词等语法层面的单位相联系。从音位到语素,不仅实现了语言从形式层到形式和意义结合层的转变,而且语言单位的数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三、论述题

6. 语法演变中的“类推”变化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案】语法演变中的“类推”变化的重要特点

①模式类比推广的过程

语法类推是一种模式类比推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说话人是有意识地将新的模式类推到更多的词语或句子上去的。例如,古英语时英语大多数动词的过去分词是取元音交替的强式模式,但也有一些动词的过去分词加一ed 的弱式模式。已用弱式变化的动词的词根跟过去分词构成一种新模式,可用类似比例式的模式表达。这种模式可以类推到其他动词上使它们产生新的过去分词。例如,以fell shell的弱式模式类推到swell 上也使它变为弱式动词。

②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语法类推演变中符合该语法变化条件的词或句子是有的先变、有的后变、逐次推进的,而不是要变一起变。例如,古英语中动词词根取强式变化的大约有300多个,到中古英语早期(12, 13世纪)其中的约三分之一出现了弱式变化,如stepped , published 等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到现代英语早期(16世纪)又有bide 、crow 、crowd 、flay 、mow 、dread 、sprout 、wade 等一批词由强式变为弱式; 到现在,英语动词词根取强式变化的还剩60余个。

③新旧模式共存阶段

在语法类推演变中变化的语词大多经过一个新旧模式共存的阶段。例如,中古英语早期许多动词都是强式和弱式变化两种形式共存。在现代英语仍取强式的60余个动词中有10余个是强式和弱式并存,如light-lit-lit 与light-lighted-lighted 共存。

④留有推不平的山头

语法类推演变往往留有推不平的山头。例如,英语动词弱式替代强式的类推己进行了千余年,

do 、至今仍有60余个词根取强式变化。类推变化推不动的山头都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常用词,如is 、

go 等。

7. 论述音位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答案】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中的两种根本关系,其在音位上的表现分别是:

(1)音位的组合关系

音位的组合关系是指语音中的每一个音素(音位)相互连接时产生的关系。它总是处在相邻的音素之间。通过对语音组合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到一种语言的拼写(读)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这种语言。音节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音位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即它们的组合是有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