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圆明园“万方安和”轩的文化解读及复原设计

关键词:“万方安和”轩,内檐装修,文化解读,复原设计

  摘要

圆明园在18世纪经清代五帝营造为“万园之园”,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却将园内大量的藏品掠走,并焚毁了这座园林。又经之后100余年的破坏,终化为一片废墟。今天的民众或从坍塌的城墙和废墟中想象当年的辉煌。或从藏于法国国家博物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看其代表的全盛时期的圆明园。近二十多年中,如何保护、整修及利用好圆明园遗址的话题从未间断,众多学者为圆明园课题的研究进行着不懈努力。本篇论文以“圆明园“万方安和”轩的文化解读与复原设计”为题,旨在利用现存的清代图存、文存和实物遗存,通过对比当代学者的研究资料,展开适当联想,对“万方安和”轩进行文化解读后,将室内空间的历史原状进行合理的复原设计。第一章对“万方安和”轩、“内檐装修”、“历史复原设计”、“文化解读”四个关键词进行说明,进而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反思选题的意义,确定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导论,旨在介绍“万方安和”轩的历史沿革、外观特征以及对此室内结构、功能划分的定义。第三、四、五、六章分述“万方安和”轩朝仪区、娱乐区、表演区及休息区的分区房间组成、匾额及文献的文化解读、复原设计内檐装修以及复原设计图,从而直观、立体的诠释“万方安和”轩的昔日面貌。第七章为结论,归纳概括“万方安和”轩四个区的设计特色及整个景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体现。并希望通过“万方安和”轩的个案研究,可以对清代皇家室内装饰设计的一些规律性格式做一个全方位的学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