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6岁,因口腔粘膜反复起水疱1年多就诊,起疱与进食无关,水疱可破溃形成溃疡。检查:下唇内侧粘膜有直径5mm的水疱,探针无法伸入水疱周围的粘膜下方,涂片未见Tzanck细胞。本病组织病理学的特点是()。 A.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上皮下疱。 固有层中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出现胶样小体。 上皮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
患者,女性,36岁,因口腔粘膜反复起水疱1年多就诊,起疱与进食无关,水疱可破溃形成溃疡。检查:下唇内侧粘膜有直径5mm的水疱,探针无法伸入水疱周围的粘膜下方,涂片未见Tzanck细胞。本病的好发部位是()。 A.颊。 唇。 牙龈。 舌。 硬腭。
患者,男性,32岁,反复发作口腔溃疡1年、近半年阴茎发生溃疡2次,检查:颊、下唇、舌背粘膜各见一约绿豆大小的溃疡,圆形,表面有黄色假膜,周围红晕,手背静脉注射处可见小脓疱。该病属于()。 A.自身免疫病。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传染性疾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患者,男性,32岁,反复发作口腔溃疡1年、近半年阴茎发生溃疡2次,检查:颊、下唇、舌背粘膜各见一约绿豆大小的溃疡,圆形,表面有黄色假膜,周围红晕,手背静脉注射处可见小脓疱。全身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左旋咪唑。 泼尼松。 秋水仙碱。 保泰松。 沙利度胺。
患者,女性,36岁,因咽痛服磺胺片后,舌背起疱,破溃后疼痛难忍,进食受限。以往曾有类似病史,检查:舌背粘膜表面可见0.8cm×1.2cm,界限清楚的糜烂面,表面有黄色假膜,渗出较多。本病例最可能诊断为()。 A.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粘膜血疱。 过敏性口炎。 白塞病。 接触性口炎。
患者,男性,32岁,反复发作口腔溃疡1年、近半年阴茎发生溃疡2次,检查:颊、下唇、舌背粘膜各见一约绿豆大小的溃疡,圆形,表面有黄色假膜,周围红晕,手背静脉注射处可见小脓疱。此患者可能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