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35管理学原理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领导

【答案】领导是指领导者运用各种影响力,使其他个人或某个组织服从、接受和实现某个或某些目标的过程。领导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领导一种人际关系,是因为领导意味着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味着指挥与服从的对立统一。领导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因为领导从制定日标开始,直到实现日标,贯穿于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全过程。领导需要领导者具备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综合才能:①有效地并以负责的态度运用权力的能力; ②对人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景下需要有不同的激励因素能够了解的能力; ③鼓舞人们的能力; ④以某种活动方式来形成一种有利的气氛,以此引起激励并使人们响应激励的能力。

2. 同期控制

【答案】同期控制又称现场控制,是一种同步的、适时的控制,即通过对计划执行过程的直接检查和监督,随时检查和纠正实际与计划的偏差。其优点是: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偏差,就马上予以纠正,保证本次活动尽可能的少发生偏差,改进本次而非下一次活动的质量。其缺点是: ①同期控制的效率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等的制约,不可能都采取同期控制;

②同期控制的应用范围较窄。对生产工作容易进行同期控制,而对那些问题难以辨别、成果难以衡量的工作,如科研、管理工作等,几乎无法进行现场控制;

③同期控制容易在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心理卜的对立,容易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平衡积分卡

【答案】平衡积分卡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 )与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戴维·诺顿(DavidNorton )于1992年提出的一种绩效考核模型。它由四个方面的指标组合成一个结构化的指标体系,并且各个方面的指标之间有着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其相互驱动的效果又紧密结合并支持组织的战略。它对绩效的价值判断认为,好的绩效一定是整体性的,单方面做得好不能说明问题,四个方面要取得绩效效果的相互平衡,这也正是该工具命名的由来。其四个方面的指标设计分别针对着四个问题的回答:

①财务方面回答怎样满足股东的要求;

②内部经营方面回答组织必须在哪方面擅长或精专;

③学习与成长方面回答如何使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④客户方面回答怎样满足客户的要求。

4. 无边界组织

【答案】无边界组织是指其横向的、纵向的或外部的边界不由某种预先设定的结构所限定或定义的这样一种组织设计。边界有两种类型:内部边界和外部边界。内部边界包括横向边界和纵向边界。横向边界由工作专门化和部门化形成,而纵向边界则是将员工划归为不同的组织层级。外部边界是将组织与其顾客、供应商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分离开来的隔墙。管理者可以运用虚拟或网络的结构设计削弱甚至消除这些边界。无边界组织是相对于有边界组织而言的。有边界组织要保留边界,完全是为了保证组织的稳定与秩序。但无边界组织也需要稳定和呈现度,所以它绝不是要完全否定企业组织必有的控制手段,包括工作分析、岗位定级、职责权力等等的设定,只是不能把它们僵死化。

二、简答题

5. 简述系统原理的基本要点。

【答案】(1)系统原理

管理系统原理是根据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普通系统论发展起来的。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组成,在一定环境下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反映了物质世界最普遍的本质联系。任何管理实质上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

管理的系统原理源于系统理论,它认为应将组织作为人造开放性系统来进行管理。它要求管理应从组织整体的系统性出发,按照系统特征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系统运行的规律,对管理各方面的前提做系统的分析,进行系统的优化,并依照组织活动的效果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控制组织系统的运行,最终实现组织目标,这就是管理系统原理的基本涵义。

具体地说,管理系统原理主要有五个要点:整体性观点、开放性观点、动态性观点、综合性观点和环境适应性观点。

(2)系统原理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①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是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使全部人员将个人的目标内化,向组织靠拢,这就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②可以使组织时刻保持动态的平衡,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能迅速地应对外界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的变化。

③可以在组织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6. 简述计划的编制过程。

【答案】计划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前提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制定主要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7. 试比较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优缺点。

【答案】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日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所做的选择或调整过程。根据决策主体数目的不同,可以将决策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两种决策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1)集体决策又称群体决策,是指由多个人组成一个决策小组进行决策,该决策小组对该决策的后果负责的决策方式。它是相对于个人决策而言的,当然,在这种决策集体中,也有一个组织负责人,但他不是最高决策者,只不过是决策小组的组织者。

①集体决策的优点:a. 能更大范围地汇总信息; b. 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 c. 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d. 能更友好地沟通; e. 能作出更好的决策等。

②集体决策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它主要有两方面不足:a. 决策的时间过长。集体决策要有多个人参加,因而其意见也会纷繁多样,而决策必须建立在统一意见的基础上。集体决策要达成统一的意见,一般要花去比较多的时间; b. 决策如果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就容易造成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局面。集体决策,其后果理应由集体共同负责。但在决策过程中,所有参加决策的人的意见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所主张的观点也是有差别的,如果决策失误,追究责任就会显得较为困难。

(2)个人决策是指决策主体是单个个人,由某一个人分析情况、提出决策方案并做出决定的决策方式。相对于集体决策,对个人决策的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①个人决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a. 职责明确,能有效杜绝互相推委、不负责任的不良作风; b. 权力集中,因而行动迅速有力; c. 费时较少,降低了决策成本,亦即在一定程度卜提高了管理效益。

②个人决策的小足主要表现在:a. 个人的学识、经验、才干、精力和要处置的复杂问题可能构成鲜明落差; b. 个人权力过分集中可能导致有效监督失效; c. 个人性格的薄弱处可能在关键时刻无法得到有力弥补; d. 个人权重一时可能挫伤下属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民主管理风气不易形成,还可能使阿谈奉承者乘隙迎合等。

由此可以看出,管理者要针对实际情况对个人决策或集体决策作出选择,并且在决策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决策方式的不足,设计一些具体措施,尽量扬长避短。

8. 试比较扁平式组织结构与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答案】扁平式组织结构是指具有较大的管理幅度和较少的管理层次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锥型式组织结构是较小的管理幅度和较多的管理层次的形成的高、尖、细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形态。扁平式组织结构和锥型式组织各有利弊,具体表现在:

(1)扁平式组织结构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