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713中国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乐改进社

【答案】国乐改进社是1927年由刘天华、郑颖荪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的民族音乐社团,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提出了“借助西乐研究国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该社举办过多次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专场演出,出版了10期《音乐杂志》,是我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国乐社团。1932年刘天华去世后停止活动。

2.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答案】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前身是北京大学音乐团,该会正式建立于1919年1月,由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任会长,由萧友梅等知名音乐家进行指导,会员最多时达二百多人,最主要是北大学生,内分丝竹、昆曲、古琴、钢琴、提琴、歌唱等组。贯彻中西兼顾的方针多次公开演出,为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同登一台表演开了风气之先。还出版了十五期音乐期刊《音乐杂志》。

3. 陈田鹤

【答案】陈田鹤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创作风格朴实,结构严谨,富于民族色彩,因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主要作品有歌曲《哀悼一位民族解放战士》、《采桑曲》、《山中》,歌剧《荆荆轲》,清唱剧《河梁话别》等。此外,其钢琴曲《序曲》曾获得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二等奖。

4. 马思聪

【答案】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被誉为“中国的神童”。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民族风格鲜明、构思新颖、涉猎广泛,代表作有小提琴曲《绥远回旋曲》、《内蒙组曲》、《阿美组曲》,管弦乐曲《西藏音诗》,歌剧《热碧亚》,舞剧《晚霞》,声乐作品《祖国大合唱》等。马思聪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对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5. 《台湾舞曲》

【答案】《台湾舞曲》是江文也在日本创作的一首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作曲技术及配器手法受到20世纪新音乐潮流的影响,使得作品具有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风韵,并且借鉴了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处理民族音乐素材的新观念。旋律风格以表现台湾民间音乐韵味为主,

也部分地具有日本音乐的调式特征。作品充满幻想性,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缅怀。乐曲采用了自由体的回旋奏鸣式,音乐构思有两部曲式的特色,乐曲主体是三部曲式的快板段落。

6. 刘天华

【答案】刘天华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乐曲方面,作品有二胡独奏曲《病中吟》、《光明行》等10首及二胡练习曲47首,琵琶独奏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及琵琶练习曲15首,民族器乐合奏曲《变体新水令》,记录《梅兰芳歌曲谱》,搜集《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刘天华是近代二胡音乐的奠基人,对近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选择题

7. 任光曾创作过一首优秀的民族器乐曲至今仍受广人群众的喜爱,这首作品是( )。

A. 《金蛇狂舞》

B. 《春江花月夜》

C. 《彩云追月》

D. 《翠湖春晓》

【答案】C

【解析】《彩云追月》是上世纪30年代任光早期的代表作。最初是民族管弦乐曲,后来,作者从创新的角度运用西洋作曲技巧,采取欧洲“探戈”舞曲节奏,并汲取我国江南丝竹优美轻松的音调和乐器组成特点,从而匠心独运地创作出这首意境深邃、舒适优美、富有神韵的小型器乐合奏曲。

8. ( )在法国留学期间师从著名作曲教授布朗热,并在其指导下创作了《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

A. 谭小麟

B. 丁善德

C. 冼星海

D. 马思聪

【答案】B

【解析】1948年留法作曲家丁善德所创作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是我国第一首以中国民歌为主题的变奏曲。乐曲主题取材于四川的藏族弦子舞音调,旋律线条简洁干净、精致、富于诗意,具有非常强烈的色彩效果,在其后的五次变奏中“透明的织体使人想到优美的苏州刺绣,令人神往的装饰唤起人对法国古钢琴作品的联想。”

9.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位突破了学堂乐歌时期选曲填词的创作方式的作曲家是( )。

A. 萧友梅

B. 黄自

C. 赵元任

D. 黎锦晖

【答案】A

【解析】萧友梅的歌曲创作改变了学堂乐歌时期“选曲填词”的方式,广泛运用各种演唱形式,并配有钢琴伴奏,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国耻》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抗日爱国歌曲,代表作品还有声乐作品《问》、《国民革命歌》、《卿云歌》、《五四纪念爱国歌》; 四部合唱《春江花月夜》; 钢琴管弦乐作品《新霓裳羽衣舞》等。

10.“研究古代历史,当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论’又次之”是由( )提出的研究方法。

A. 杨荫浏

B. 王光祈

C. 萧友梅

D. 王国维

【答案】B

【解析】王光祈在《中国音乐史》一书中提出了“研究古代历史,当以‘实物’为重,‘典籍’次之,‘推论’又次之”的精辟见解。该书写于1931年,重点阐述了乐律与宫调两个部分。运用历史进化论的观点,从音乐文化几个重要侧面的进化反映音乐历史之发展。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世界音乐史、文化史乃至史前史的广阔背景中去分析中国音乐史,将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研究方法侧重于律、调、谱、器之较为科学的分类研究,对中国古代音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尝试“采取西洋科学方法,整理本族固有文化”。

11.1927年在上海建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府是( )。

A. 国立音乐院

B. 音乐传习所

C.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D. 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

【答案】A

【解析】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始建于1927年。国立音乐院是中国所有音乐院校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揭开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史的新页,开辟了由高等音乐学校来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