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党史703政治学理论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绝对君主制
【答案】绝对君主制又称专制君主制,其典型特征是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在这种制度下,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通过直接对他负责的官僚机构进行统治。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所盛行的政体形式。古代的罗马帝国是奴隶制专制君主制的典型。在封建社会,专制君主制政体成为典型的、普遍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并与中央集权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许多东方国家,专制君主制是在奴隶制专制君主制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在西欧,各国在封建社会的末期,王权得到加强,随着民族统一的任务的完成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等级代表会议的权力也就严重削弱,甚至完全被国王撇在一边而停止召开,贵族君主制也就经过等级君主制而发展成为专制君主制。
2. 国家职能
【答案】国家职能是指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的职能和外部的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在具体的国家活动中,国家的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①只有加强内部职能,增强综合国力,特别是增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实力,才可能有效地实现国家的外部职能; ②有效地发挥外部职能,如通过成功的外交活动建立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对国内政权的巩固和社会发展也会起到重要作用。一般地说,在和平时期,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相比,内部职能居于主要地位。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如战争时期,外部职能将可能上升为主要职能。在这样的特定时期,外部职能执行的情况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内政权的巩固与社会发展。
3. 政治革命
【答案】政治革命是指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从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上看,政治革命是社会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定力一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的斗争锋芒“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于打破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推翻旧的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治革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即暴力革命和非暴力的和平过渡。
4. 多党合作制
【答案】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多党合作制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在于:
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
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
5. 政治态度
【答案】政治态度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与其他政治心理构成要素相比较,政治态度有着自己的特点:
①政治态度是特殊的心理要素。它不是心理反应本身,而是对心理反应的一种规定。政治态度是由政治认知成分、政治情感成分和政治动机成分构成的。这三种成分的不同组合和配置便构成了政治态度的不同内容。
②它是综合性的心理要素,这就是说,政治态度既不是与其他心理要素并列存在的,也不是在其他心理形成时形成的,而是其他心理要素形成以后的心理结果。当政治心理活动表现为特定的政治态度时,它己不是某一心理要素的单独表现,而是一种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信仰在内系统而且定型的信念体系。政治态度在政治心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心理转换为政治行为的必经环节,政治态度的倾向性决定了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在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些构成要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作为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小可缺少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政治心理。
6. 国家机构
【答案】国家机构,是指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国家形式问题不同,如果说国家形式关涉的是整个国家机器的组织结构和权力配置,是从宏观上来描述和分析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相互关系,国家机构所关涉的则是国家机器的各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是从微观上解剖和认识各个国家机关的组成、权力和职能,更注意各国家机关的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显然,国家机构与国家形式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对国家机构的研究不能离开对国家形式的把握和理解。与国家机构的概念相关的还有政府机构,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谓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指的就是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所有国家机关在内的国家机构的整体,狭义的政府则仅仅指国家行政机关。一般说来,当人们使用“政府机构”这个概念时,多是指狭义的政府即国家的行政机关,更为狭义的则只是用来指中央行政机关。
7. 政治制度
【答案】政治制度包括政府体制、政党制度、利益集团活动规则等,其中政府体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政治制度的设置和运转。政治制度的运转一方面表现为法律命令的实施,另一方面又受到法律规范的制约以及其他政治规范(政治信仰、政治传统和政治道德等)的影响。
8. 民族自决权
【答案】民族自决权的主体包括三种:一是处于殖民统治之下、正在争取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民族; 二是处在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下的民族; 三是主权国家的全体人民。对于单一民族国家来说,民族自决权的主体是指单一的民族;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自决权的主体是指一定领土范围内多民族构成的整体。在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享有与同一国家内其他民族平等的权利,但一般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不是民族自决权的主体,个人也不能因为属于某一民族而随意主张所谓的自决权。 民族自决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对于受殖民统治或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下的民族来说,民族自决权就是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或恢复独立主权国家的权力。对于已经建立独立国家的民族整体来说,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不存在这种意义上的民主自决权,他们享有的是属于国家主权范围的民族自治权利; ②民族自决权指各民族国家有权不受外来干涉地决定其政治地位,自由选择适合其自身发展的社会、政治和法律制度,自由追求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自由处置其自然财富和资源的权利等。
9. 政教分离
【答案】政教分离是指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模式。它要求取消国教,所有的宗教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教会与国家政权相分离,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生活。但真正的政教分离只是法律上的概念,在资本主义国家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宗教的痕迹,在宗教中一也可以看到政治的影子。
10.君主论
【答案】《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尼可罗·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其主要内容有: ①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看法。他在《君主论》中指出,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因此,君主必须要像狮子一般凶猛、像狐狸一样的狡猾。他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从事政治的人,必须要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方式来保持和维护自己的权力。政治活动的这种特征,要求君主必须要不择手段,残酷、欺骗、背信弃义、不讲情面等。
②《君主论》还提出了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的著名论断,而且从国家的目的出发,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马基雅维利主张为了实现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这一目的,可以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