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病理学(医学高级)题库>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 进行腹部视诊时,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应见到胃肠型和蠕动波()。

A . 腹壁菲薄或松弛的老年人
B . 幽门梗阻
C . 小肠梗阻
D . 结肠梗阻
E . 大量腹水

患者女,35岁,因发热、颧部红斑和关节痛10d,自服抗生素无效,来医院就诊。查体:心、肺(-),腹软,无腹腔积液,肝、脾肋下未扪及。T38.7℃,P75次/min,BP120/80mmHg。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8×109/L,红细胞3.7×1012/L,血小板75×109/L,C30.412g/L,C40.098g/L。目前已经证实,参与该疾病发病的自身抗体是() A.抗CCP抗体。 抗Smith抗体。 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 抗dsDNA抗体。 抗核糖体抗体。 RF。 王先生,35岁,与朋友聚餐后2小时突感上腹部疼痛入院,入院前呕吐两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查体:体温38.3℃,脉搏96次/分,血压110/64mmHg,呼吸22次/分,上腹部正中偏左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听诊肠鸣音减弱。血常规示WBC12.0×109/L,中性粒细胞88%。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胃肠炎。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E.急性阑尾炎。 不属脱疽的常见证型的是()。 寒湿证。 血瘀证。 热毒证。 气血两虚证。 脾胃两虚证。 患儿,女性,5岁,因右下肢跛行3年而入院。患儿2岁方学会走路,当时被发现右下肢行走不稳,升降步态,无外伤史。体检:体温36.5℃。右下肢无红肿、无压痛,下肢肌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右髋关节屈伸正常,外展稍受限,其余关节活动正常。Allis征(+),Trendelenburg试验(+),X线摄片示:右Shenton线不连,髋臼指数50°,股骨头位于Perkin方格的外上象限,且发育差,变小,但密度正常,前倾角80°,臼头无破坏,颈干角140°。关于CDH治疗后的并发症,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A.再脱位常由于前倾角过小所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复位前牵引不够或内收肌、髂腰肌未松解,复位后股骨头承受过大压力有关。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亦与软组织不松懈,以后股骨头承受过大压力有关。 头骺分离常由于牵引过重有关。 股骨上端骨折。 坐骨神经损伤常由于手术所致。 CDH往往下肢不等长。 股骨颈前倾角矫正不理想为常见的并发症。 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后期容易出现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是()。 水中毒。 酸中毒。 低氯血症。 低钾血症。 高钙血症。 进行腹部视诊时,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应见到胃肠型和蠕动波()。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