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至阴之时感受风寒湿之邪气可发为() 肌痹。 筋痹。 脉痹。 骨痹。 皮痹。
男性,50岁。腹泻1天,水样便3~4次,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6片,次日感畏寒、发热、头晕,并解茶红色尿1次来诊。体检:重度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脾未扪及。化验:Hb60g/L,网织红细胞0.201(20.1%),尿隐血阳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20年前因发热服磺胺药后有过类似症状发作,未作治疗,1周后自愈。此例最可能诊断是()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海洋性贫血。 药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衰"宜() 扬之。 补之。 彰之。 益之。 决之。
男,46岁,发现右眼睑皮下硬结半月余,自觉无明显不适。检查:右眼视力正常,眼睑皮肤稍隆起,眼睑皮下可触及一黄豆大圆形肿块,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无明显压痛,局部睑结膜暗红色充血,余无异常发现。如手术,最好取样做病理检查以除外() A.皮样囊肿。 睑板腺腺癌。 恶性黑色素瘤。 鳞状上皮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素问·生气通天论》,少火会() 食气。 生气。 阳气虚。 阴气虚。 津液伤。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