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812现代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计算题
1. 对于AK 生产函数,假设经济的初始资本存量为k 0。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求出内生的经济增长率,同时给出内生经济增长的条件;
(2)求出初始的消费水平和投资率。
【答案】AK 生产函数为:
Y=AK
(1)K 的动态学为:
由,得内生的经济增长率为:
内生经济增长的条件是:
(2)由g k =0得,即。 ,即次为投资率,则初始的消费水平为:
2. 假定存款为20万亿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为3万亿元。法定准备金率由7%上调至7.5%。
(1)对法定准各金有何影响?
(2)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
【答案】(1)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时,准备金为20×7%=1.4(万亿元);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时,准备金为20×7.5%=1.5(万亿元);
因此法定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则准备金提高1000亿元。
(2)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各金
亿元。同时超额准备金率
假设货币供给为M ,则:
第 2 页,共 35 页 ,即超额准备金由3-1.4=1.6万亿元下降到3-1.5=1.5万有8%下降到7.5%。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则:
因此,货币供给量不变。
3. 假设一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为,自然失业率U*为5%,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适应性预期,中央银行对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为2%。
(1)如果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中央银行为实现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将引起的失业率是多少?
(2)如果中央银行在次年继续保持2%的通货膨胀目标,那么失业率将是多少?
(3)根据奥肯定律,计算降低通货膨胀的产出牺牲率。
(4)如果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理性预期,那么产出牺牲率为多少?
【答案】(1)由于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适应性预期,所以
代入菲利普斯曲线可得:
求解得失业率为u=6%。即如果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中央银行为实现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将引起的失业率是6%。
(2)如果中央银行在次年继续保持2%的通货膨胀目标,即有
线可得:
求解得失业率为:u=u*=5%,即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3)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根据(1)中计算可得,降低3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率,将使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因此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所以牺牲率为:2%÷3=0.67%。
(4)理性预期表明,因而u=u*,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化,失业率一直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即失业率恒定不变,从而产出不变,因此牺牲率为0。
,代入菲利普斯曲。
二、论述题
4. 论述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理论,并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答案】(1)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理论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起货币中介目标的变动,从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全过程,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其传导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利率途径: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最终影响国民收入。如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首先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降低,投资
第 3 页,共 35 页
需求增加,进而国民产出增加。
②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托宾q 值理论。托宾q 值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影响产出是因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资产组合,进而影响投资。货币供给增加,利率降低,这时人们会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股票上,因而股票价格上涨,导致q 值增大,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③财富变动效应途径。货币增加造成低利率,带来股票价格和长期债券价格上升,会使人们觉得更富有,于是消费更多,总需求增加。
④信贷配给途径。货币供应量下降,同时由于信贷市场上存在银行与企业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在货币供给下降导致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的一系列宏观经济衰退的环境中,企业现金流量、非货币金融资产的下降使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加大,银行信贷量将进一步萎缩,导致下一轮投资减少、国民收入或产出下降的螺旋式经济增长衰退局面的出现。
⑤汇率途径:蒙代尔汇率理论。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导致利率上升,尤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币会升值,净出口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即通过汇率的变动反馈给国内经济增长的效应。
(2)我国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中央银行层面上遇到的障碍主要是,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但同时实行利率管制,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影响了利率对资源配置的结构调整作用,同时使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难以发挥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此外,在公开市场上,由于资金宽松导致中央银行收回资金容易,投放资金困难; 在外汇市场上,外汇储备受贸易逆差影响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约束,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地买卖外汇,银行结售汇差构成了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数量限制,导致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控制乏力,利率机制作用难以发挥。
②金融市场层面上的障碍:货币市场总体来讲仍不成熟,缺乏足够的中介机构和市场参与者,交易品种短缺,金融工具和手段创新滞后,货币市场缺乏流动性,被地区分割的银行间分隔严重,交易不活跃,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广度,低速、低效; 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强,其股指变动与经济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异动状态,股市泡沫膨胀,股票价格难以产生财富效应,隔断了相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债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上债券种类不多,而且交易不旺,以调控基础货币为目的的公开市场业务缺乏交易基础,严重阻碍了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
③金融行业的垄断性问题:一方面,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它们之间的竞争并不充分,属于寡头竞争模式,在一些事情上容易形成默契和一致的行动,很可能与货币政策方向不一致。另一方面,四大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下降,使中央银行很难通过调低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来刺激商业银行的融资欲望及活动。另外商业银行有风险约束,而无利润约束,发展意识不强,倾向于减少或收回贷款,也使得货币政策传递效微。
5. 下表是我国2010年1月-10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的变化情况。在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和“苹什么”等词汇在网络上流行。
中国2010年1月-10月的CPI 变化情况
第 4 页,共 35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