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935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考试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马克思主义
【答案】(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 相对静止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承认物质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状态。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与平衡的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其一是指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没有发生质变。即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性质,仍然处十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暂时显现为静止状态。
3. 自由
【答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在必然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
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J 魄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4. 共产主义
【答案】(1)共产主义是指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2)共产主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5. 唯物论
【答案】唯物论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从不同侧面研究同一对象一一客观物质世界。唯物论着重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辩证法着重说明客观世界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辩证法是坚持唯物论的辩证法。
6. “两个必然”
【答案】“两个必然”指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二、简答题
7.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但不论是什么样的联系,其根本内容都是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既对立又统一。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最普遍、最本质的联系,即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揭示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关键。既然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实质,那么,它当然也贯穿于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辩证法的诸对范畴,在本质上无一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内在地把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联结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而成为贯穿辩证法的中心线索。辩证法是永恒发展的科学,
只有从对立统一中,才能了解发展的动力源泉、根本内容和实在过程; 才能从根本上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区别开来。
(3)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所谓认识世界归根到底是认识世界的矛盾,所谓改造世界归根到底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解决世界的矛盾,因此掌握了矛盾分析法就掌握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不仅为人们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也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方法论在本质上是客观规律的主体化,是客观规律的主观应用。作为世界观,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所以,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转化为认识方法,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方法。
8. 简述市场经济中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差异。
【答案】(1)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市场经济中的政府,是经济管理员与服务员的角色,是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干预和调控经济,达到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目的的行为。
(2)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它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
a. 不同的行业之问通过资源流动使行业资源配置趋于较优的比例;
b. 同一行业内部:通过企业竞争、合并,资源流向效益更好的企业。
②自动调节供求关系的平衡;
a. 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消费者增加购买,企业减少生产;
b.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企业增加生产
③为各类经济信息的传递提供广阔的“平台”;
④对市场各类主体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⑤优胜劣汰。
(3)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①在“市场失灵”的场合干预资源配置;
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以避免市场经济活动的过度波动;
③进行资源再配置和收入再分配,即对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进行调节,以避免公共物品的匮乏和收入两极分化;
a. 政府要致力于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和法律制度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的教育;
b. 政府对自身行为的约束。
④消除对改革的阻碍和反抗;
⑤建立新体制的各种基础设施;
⑥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增进市场和弥补协调失灵;
⑦努力保持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正。
(4)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是发挥作用的主要力量,但是市场配置资源具有自身的一些弱点和缺陷,因此,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