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父系氏族最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其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故龙山文化又称为_____。
【答案】黑陶文化
【解析】大约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称为“黑陶”,故龙山文化又称为“黑陶文化”。
2. 公元前138~前126年_____通西域以后,我们的祖先就沿着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
【答案】张骞
【解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往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的大月氏人,以便与之联合,共同抗击匈奴。在途中被匈奴扣留达十年之久,逃脱后,经楼兰、龟兹,翻越葱岭,经大宛、康居,终于到达人月氏,却遭拒绝。尽管这一次未能与大月氏取得联盟,但却打通了一条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互相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文化。
3. 汉代经学分为“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汉的_____。
【答案】董仲舒
【解析】今文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认为孔子删订六经,是为了托古改制,是为万世立不易之法,尊孔子为经学之祖。
4. 秦王_____灭六国统一中国。
【答案】赢政
【解析】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仅十年工夫,秦国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灭掉六国,统一了全中国,秦王赢政建立起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5.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_____,该城建于隋开皇二年,唐朝建立后,沿袭旧制,改名“长安”。
【答案】大兴城
【解析】古代城池在传统建筑中,城市建筑是最重要的一类。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大兴城,建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总设计师是宇文恺。全城面积为84.1平方公里,约为现存
西安古城(明代建)的七倍半以上,全城由郭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城内划分为108个里坊(唐代增为110个)和都会(东市)、利人(西市)两个市场,南_比向有11条大街,东西向有14条大街,规模十分宏伟。唐朝建立后,沿袭旧制,改名“长安”。
6.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_____”。
【答案】六书
【解析】东汉许慎总结前人的成就,写成《说文解字》一书,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学术上称为“六书”
7. 为了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古代创制了“_____”。
【答案】二十四节气
【解析】古人创制“二十四节气”的目的是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秋分,冬、夏至。
8. 京剧的四大基本功包括_____、念、做、打。
【答案】唱
【解析】京剧表演是以唱、念、做、打(舞)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常用虚拟的动作传情达意,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京剧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也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
二、选择题
9. 在行政区划方一面,唐宋直至金辽,主要实行( )。
A. 十二州制
B. 郡县制
C. 道路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从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道路制”。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朝政府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关内、陇右、河东、河北、河南、山南、剑南、淮南、江南、岭南等十道。开始,它也不是一种行政区划,后来便于十道设立巡察使,具备了监察性质,相当于西汉时的部州,后世在此基础上有所沿革。
10.我国“四大菜系”指的是( )
A. 鲁、川、淮、粤
B. 川、湘、苏、粤
C. 鲁、川、闽、粤
D. 川、粤、苏、浙
【答案】A
【解析】“四大菜系”,即鲁、川、淮、粤。鲁菜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是齐鲁文化的结晶。传入北京地区以后,鲁菜很快进入宫廷,与大漠风味和其他风味融合吸收,形成北京地区的宫廷菜。川菜比较接近大众,家常气息较浓,调味多种多样,尤以风味小吃著称于世。虽也有高档菜肴,但多数能雅俗共赏。淮扬菜发源地为淮阳苏州一带,物产丰盛,商贾云集,号称“鱼米之乡”,因此菜肴讲求富丽,是一种“富”菜。粤菜则因地处南海大门,饮食方面受到外国影响较久,吃的领域比较广泛。
11.( )是张仲景的论著,开后世力一剂学的先河。
A. 《伤寒杂病论》
B. 《神农本草经》
C. 《本草纲目》
D. 《千金要方》
【答案】A
【解析】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他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医学理论)、法(治疗原则)、方(处方)、药(用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
12.在中国近代史上,( )签订后,强烈刺激了中国人民,随后“戊戌变法”开始。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中日之间的“甲午海战”,中国海军全军覆没,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一些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图谋变法。1898年,光绪帝召见主张变革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决定实施新法,史称“康梁变法”,因这一年为农历戊戌年,故又称“戊戌变法”。
13.唐代诗人王维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 )。
A. 中秋节
B. 寒食节
C. 端午节
D. 重阳节
【答案】D
【解析】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野外登高赏景,有的地方还要出门去探望嫁出去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