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工业大学J629财务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回归分析法

【答案】回归分析法是假定资本需要量与营业业务量(如销詹数量、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建立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历史有关资料,用回归直线方程确定参数预测资金需要量的方法。其预测模型为:Y=a+bX。式中,Y 表示资本需要总额;a 表示不变资本总额;b 表示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可变资本额;X 表示经营业务量。

其中,不变资本是指在一定的营业规模内不随业务量变动的资本,主要包括为维持营业而需要的最低数额的现金、原材料的保险储备、必要的成品或商品储备,以及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可变资本是指随营业业务量变动而同比例变动的资本,一般包括在最低储备以外的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所占用的资本。

2. 现金流量

【答案】现金流量是指某一段时间内企业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量总称。例如,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等取得现金,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购买原材料、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等而支付的现金,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金流量信息能够表明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资金是否短缺,企业偿付能力大小,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世界各国对现金流量的分类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将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 缺货成本

【答案】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由于例如,因停工待料而发生的损失(如无法按期交货而支付的罚款、停工期间的固定成本等)

商品存货不足而失去的创利额,因采取应急措施补足存货而发生的超额费用等。

4. 权益资本

【答案】权益资本是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体现出资者权益,其资本的取得主要通过接受投资、发行股票或内部融资形成。

5. 经济批量(EOQ )

,又称经济订货量,是指一定时期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总和最低的【答案】经济批量(EOQ )

采购批量。经济批量可以采用公式法、逐批测试法和图示法进行计算。

如果不考虑存货的短缺成本,在基本经济批量模型假设的基础上,令A 表示全年需求量,Q

表示每批订货量,F 表示每批订货成本,C 表示每件存货的年储存成本。则有:

6. 直接融资

【答案】直接融资是指企业不通过金融机构融通资金,是企业直接与资金供应者协商以取得资金。在直接融资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借助于融资方式直接实现资金的转移,而无须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直接融资的范围比较广,可采用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发行股票或吸收直接投资、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

二、简答题

7. 股利政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固定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答案】股利政策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关系到投资收益的分配,而且关系到公司投资、融资和股票价格等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有:法律因素、债务契约因素、公司自身因素和股东因素。

(1)股利政策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分配与留利的比例,即股利支付比率问题。常用的股利政策主要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等几种类型。

(2)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指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不论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财务状况如何,派发股利额均保持不变。只有企业对未来利润增长确有把握,并且这种増长被认为是不会发生逆转时,才増加每股股利额。采用本政策的理由在于:

①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②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③稳定的股利政策可能会不符合剩余股利理论,但为了将股利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要比降低股利或降低股利増长率更为有利。

该股利政策的缺点在于股利支付与盈余脱节,当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较高的股利,容易引起公司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指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采用本政策的理由是,这样做能使股利与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但是,这种政策下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8. 试分析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优缺点。

【答案】(1)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工具,对发行公司来说,其优点是: ①公司可以获取成本较低的资金。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附带了企业的股票期权,作为补偿,债券票面利率一般比普通的公司债券低,将会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在一些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一般比同类不可转换的债券低20%。而且,投资人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价值预期越高,利率水平可相应越低。这样,公司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至转换前,可减轻利息负担。

②公司可以获取长期稳定的资本供给。具有到期日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可以转换为没有到期日的普通股,这样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成股份后,该笔债务因转为股权而消失,股权资本增加,固定偿还的债务本金转为永久性资本投入。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能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本供给。

③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债务结构可获得改善。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征,在转换前,它构成公司负债,而在转换后则构成了公司的股本,因此,它成为调节公司股权比重和债务比重的调节器。如果公司的股权比重过高,可以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来回购股票以降低股权比例而提高债务比例。

(2)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的缺点是:

①可能增加公司还本付息的压力。尽管可转换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券,但其作为公司债券的一种,如果债券持有人不行使转换权,公司总存在偿付本息的压力。

②可能增加公司对股市预期的压力。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对发行人和投资人都有利:对投资人而言,只要股市好,短期内可转换公司债券就可转换为股票,市场不好,到期即可还本付息;同样,对发行人而言,股市好,公司债务可迅速变成股东权益,而在未转股以前,只需支付较低的利息。因此,发行人对股市的合理预期成为可转换债券发行时机选择的关键。

③可能恶化公司的债务结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时会提高发行公司的负债比率。如果转换成功,负债比率便会下降。但是,如果公司股价表现不好或股市低迷,投资者可能放弃转换权,宁愿受利息损失也要求还本付息。在这种情况下,将恶化公司的债务结构。

④可能增加公司的经营压力。为了保证按时还本付息,公司融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应高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利率。为此,公司必须保持经济效益稳定和较高的増长率。

9.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1)经营杠杆,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反映销售和息税前利润的杠杆关系。经营杠杆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三点:

①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规模大的企业的固定成本很高,这就决定了其利润变动率远远大于销售变动率。业务量越高,固定成本总额越大,经营杠杆越大。企业要想多提高盈利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增加销售,就可以成倍获取利润。单位变动成本较高,销售单价较低,经营杠杆同样会偏大,利润变动幅度仍然大于销售变动幅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