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汪精卫是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曾在绍一次国共合作中起过 重要作用。但史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投敌叛国,对他在绍一次国共 合作时期的研究还很不深入,而且研究中的片面化、绝对化的倾向比较突出。 近年来这种状况开始改变,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至于运用历史 唯物论的阶级分析法,确定汪精卫的阶级属性,并以此来揭示汪精卫从联共向 反共转变的阶级实质和主要特点,这样的文章还很少看到。 本文力图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地、系统地论述汪 精卫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功罪是非。通过对汪精卫思想实质和政治行为的 深入分析,断定他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联共与反共是民族资产阶级革 命性和妥协性集于一身的双重性格的反映。本文还依据大量的史料,对史学界 长期有争议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肯定了汪精卫作为孙中山联合共 产党改组国民党重要助手的历史作用,肯定他领导下的国民党二大是第一次 国共合作中的一个高潮。本文对汪蒋上海会谈真相也作了深入分析,指出汪梢 卫陈独秀联合宣言是汪蒋会谈破裂的重要原因。在分析汪精卫反共的阶级实 质的同时,也论述了他反共的主要特点。最后通过对汪精卫转变历程的归纳, 提出党在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必须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策略,这是第 一次国共合作重要的经验教训。 全文由前言、正文、结束语组成。 前言概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肯定汪精卫是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联合共产党重要助手的历史 地位。通过分析汪精卫在改组前的思想状况,认为他对国共合作的提议有接受 的可能,也有戒心。在孙中山的极力倡导下,他接受了联共主张,并为国共合作 的建立做了不少工作。他参与了国民党改组的领导,负责起草改组的主要文 件,对国民党一大确立联共政策起了重要作用。国共合作建立后,汪精卫多次 作为孙中山的代表出面处理右派挑起的反共纠纷,尤其是他主持处理“弹刻共 产党案”,打退了右派的第一次进攻,对国共合作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部分,肯定汪精卫曾是积极联共的左派须袖。汪精卫在孙中山逝世之 后出任国民党新领袖,主要是得到中共、左派和苏俄顾问支持的结果。他上台 后为国共合作的深入发展采取了不少措施。汪精卫对右派的反共活动进行了 几次大的斗争:在廖案后把右派元老集团赶出广东;对西山会议派的反共分裂 活动进行了抵制和斗争。汪精卫和左派密切合作,召开国民党二大,把绍一次 国共合作推向了一个高潮。本文对国民党二大的选举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认 为中共和左派在国民党中央领导机关中占了绝对优势,因此不能得出“左派孤 立,中派势大,右派壮胆”的结论。对汪精卫为统一广东奠定国民革命基础所作 出的贡献,也予以肯定。在对这一时期的汪精卫作基本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他 的个人野心开始急剧膨胀,使他在很大程度上把联共政策当作巩固自己地位 的一种手段,这就不可避兔地留下了后患。 第三部分,分析汪精卫在联共政策上的动摇和他反共的开端。汪精卫和蒋 介石在争夺国民党最高权力和联共政策上的矛盾,是“三二0事件”的起因。汪 精卫在“三二0事件”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蒋介石嚣张的反共气焰面前,汪 精卫思想上政治上的动摇、软弱的一面开始暴露,他开始认为国共合作是不可 能长久的局面,对联共政须不再有以往的热情。在利用中共和左派发起的迎汪 运动重新上台后,他和蒋介石在上海进行秘密会谈,商讨反共事宜,这是他反 共的开端。本文对汪蒋会谈作了详细的剖析,认为汪蒋在反共的大方向上是一 致的,但在反共的时问和方法上存在尖锐的分歧。汪精卫和陈独秀发表联合宜 言,企图对蒋介石的阴谋活动加以某种程度的限制,导致汪蒋会谈破裂。至于 汪蒋是否达成反共协议,不仅有对史料的分析理解问题,也有对反共协议如何 理解问题,但汪精卫的反共倾向已定,则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部分,叙述汪精卫的反共过程,剖析他堕落为反共刽子手的原因。汪 精卫的反共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27年 5月中旬起汪精卫纵容、包庇反动军官的反共活动,限制和纠正工农运动,反 共面目逐步公开:从6月起,在党、政府和军队中进行反共部署;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汪精卫的反共活动 有他的特点:①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正统性”,危害更大;②标榜“和平分 共”,更能迷惑人,;③政治欺骗和血腥屠杀相结合,具有极端残酷性。本文对汪 精卫山联共向反共转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①汪 精卫在思想上政治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非俄派之革命”,认为“容共之 后必定分共”。他的反共是有思想基础的。②汪精卫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 表,他害怕阶级斗争,反对阶级斗争;他对工农革命力量的高涨既恐惧,更仇 视。在工农运动威胁到他的统治时,他身上软弱动摇性恶性发展,走上了以屠 杀革命群众与敌人妥协以保持自己权位的道路。③武汉政权受到反革命势力 的包围,面临严雷的危机,加速了汪精卫的公开反共。④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右 倾投降主义路线,让汪精卫有机可乘。 结束语,概述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转 变过程。指出代表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 的政策策略,而要实行这样的政策策略,就必须壮大革命力量,尤其是武装力 量。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