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高能化合物。

【答案】高能化合物是指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生物化学中的高能键是指具有高的磷酸基团转移势能或水解时释放较多的自由能的磷酸酐键或硫酯键,这里的高能键是不稳定的。

2. 剪接

【答案】剪接是指从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 分子的过程。

3. 端粒酶

【答案】端粒酶

为模板催化端粒

4. 胞吐(作用)。

【答案】胞吐是指分泌的物质被包裹在脂囊泡内,与质膜融合,然后将物质释放到细胞外空间的过程。

5. 活性中心是一种自身携带模板的逆转录酶,由和蛋白质组成,组分中含有一段短的模板序列与端粒. 的重复序列互补,而其蛋白质组分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以的合成,将其加到端粒的端,以维持端粒长度及功能。

【答案】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并直接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区域,它是一种三维实体结构,呈裂缝、裂隙或口袋状。

6. DNA 变性

【答案】DNA 变性是指DNA 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不破坏一级结构,而生物功能发生降低或消失。

7. 调节酶。

【答案】调节酶是指位于一个或多个代谢途径内的一个关键部位的酶,它的活性根据代谢的需要被增加或降低。在多酶体系中某些酶因其本身活性受到严格的调节控制从而对代谢反应起调节作用。

8. 级联放大作用。

【答案】级联放大作用是指在激素作用过程中,信号被逐级放大,最终使生物学效应大大增

强的作用。

二、问答题

9. 简述胆红素的生成及正常代谢过程。

【答案】(1)胆红素的生成:胆红素是血红素的代谢产物。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释放出C0,形成胆绿素。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还原生成胆红素。

(2)代谢过程: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清蛋白的结合而运输。血中胆红素可被肝细胞表面特异受体摄入肝 细胞,与胞浆中的两种载体蛋白形成复合物,进入内质网。在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生成葡萄糖醛酸胆 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水溶性强,毒性低,可随胆汁排入小肠。入肠道在肠菌的作用下,脱去葡萄糖醛酸基,还原成胆素原。胆素原在肠道下段接触空气氧化成相应的尿胆素、粪胆素,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肠道中约109T20%的胆素原可被肠道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少量经血液入肾随尿排出,再被氧化成胆素,胆素呈黄褐色,是粪便和尿的主要颜色。

10.乳酸和乙醇发酵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试分析其最终的电子供体和受体。

【答案】乳酸和乙醇发酵反应的电子供体都是甘油醛-3-磷酸,但前者的电子受体是丙酮酸,后者则是丙酮酸脱羧后生成的乙醛。

11.当胞浆中脂肪酸合成量盛时,线粒体中脂肪酸氧化就会停止,为什么?

【答案】主要是因为脂肪酸合成产生出的丙二酸单酰用,

这样长链的脂酰

的含量就会很多,脂酰可以抑制肉碱脂肪酰转移酶的作就不能转入到线粒体中。当脂肪酸的合成旺盛时,

胞浆中的丙二酸卓酰被阻断在胞浆中,所以氧化就不能进行。

和活脂肪酸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是协同受到调控的。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调控主要是由线粒体控制脂肪酸进入粒体内。脂肪酸进入细胞后,在细胞溶胶中,在硫激酶的催化下先被乙酰化,形成脂酰,脂酰进入线粒体的调节是以脂酰

的抑制。 就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就可以从线粒体不能进入线粒体为依据,即它必须先转化为脂酰肉碱,才可以穿越线粒体的内膜,这个反应是在肉碱脂酰转移的催化下完成的,而肉碱脂酰转移强烈地受到丙二酸单酰而丙二酸单酰样当胞浆中脂肪酸合成旺盛时,丙二酸单酰为脂肪酸合成产生的第一个中间体,在脂肪酸合成中担着重要的角色,这

内膜的运送系统上关闭脂肪酸的氧化,如此。可以防止耗能性的无效循环。

12.论述RNA 生物功能的多样性。

【答案】RNA 具有多样化的生物功能,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1)控制蛋白质生物合成;

(2)参与RNA 转录后的加工与修饰;

(3)参与基因表达与细胞功能调节;

(4)生物催化与其他细胞持家功能;

(5)参与遗传进化。

RNA 分子既是信息分子又是功能分子,其诸多功能无不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是生物进化和生命信息传递的核心分子。

13.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线性复制长度是如何保证的?

【答案】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两个末端具有特殊的结构,称为端粒,它由许多成串短的重复序列组成,具有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防止染色体间末端连接和补偿复制过程中滞后链引物RNA 被水解留下的空缺,因端粒酶可外加重复单位到末端上,以维持端粒的长度。

RNA 末端上,末端端粒酶是一种含有RNA 链的逆转录酶,它能以所含的RNA 为模板来合成DNA 的端粒结构。其中RNA 链 通常含有1个半拷贝的端粒重复单位的模板。端粒酶可结合到端粒的

模板的末端识别DNA 的末端碱基并相互配对,以RNA 链为模板使DNA 链延伸,合成一个重复单位后酶再向前移动一个单位。真核生物就是依靠端粒酶的这种爬行复制保证线性染色体的复制长度。

14.一个正常的喂得很好的动物用

是相同还是不同?为什么?

(2)利用结构式指出甘油三酯中哪些碳原子被大量标记?

【答案】(1)动物不能净转变乙酸成糖,但能直接将乙酸转变成脂肪酸,后者将掺入到甘油三酯的合成中,因此酯类比糖类标记得多。虽然从乙酸不能净合成糖,但

一些乙酸将进入三羧酸循环,并将将在糖中出现,因为提供给葡萄糖异生作用的前体库。 标记甲基的乙酸静脉注射,几小时后动物死了,从肝脏中分离出糖原和甘油三酯,测定其放射性的分布。(1)预期分离得到的糖原和甘油三酯放射性的水平

(2)在甘油三酯中,标记主要出现在脂酰链的间隔的位置上,如下式所示:

15.有一种酶E 作用底物S 产生产物P 。化合物C 是这一种酶的别构激活剂。使用定点突变技术将酶E 的Val57突变成其他集中氨基酸残基。将野生型和突变体纯化以后,分别在有C 和无C 的条件下测定酶活性,活性分析的结果见表:

(1)根据突变体的数据,你认为Val57位于别构中心还是活性中心?

(2)根据氨基酸的性质,解释突变如何影响到酶E 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