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811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税收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是( )。
A. 使乘数变大
B. 使乘数变小
C. 乘数保持不变
D. 与税收的种类有关
【答案】D
【解析】税收对投资乘数的影响取决于税收的种类。如果征收的是定量税,投资乘数为
对投资乘数没有影响; 如果征收的是比例税,投资乘数为
2. 在古典区域,下面哪种情况会引起收入增加?
A.LM 曲线不变,政府购买增加
B.LM 曲线不变,政府购买减少
C.Is 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增加
D.IS 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减少
【答案】c
【解析】在古典区域意味着LM 曲线垂直,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因此,IS 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
3. 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
【答案】C
【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
,会使投资
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由周期性失业的定义可以得出答案为C 。
4. 理性预期的总供给函数认为,只要中央银行公开宣布降低货币增长率,则( )。
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就都会下降
B. 失业率无需下降,通胀率就会下降
C.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会下降
D. 失业率下降,通胀率不一定下降
【答案】C
【解析】理性预期的总供给函数认为,能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只改变价格水平,而对实际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 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影响实际产量。因此中央银行公开宣布降低货币增长率,由于理性预期,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会下降。
二、名词解释
5. 通货膨胀税
【答案】通货膨胀税指政府以通货膨胀政策代替增税,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当政府进行货币化融资,即为扩大政府支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时,将引起通货膨胀。公众为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保持自己所持有的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不变,就需要把一部分收入用于增加自己的名义货币余额的持有量。公众的这部分收入就不能用于消费支出。这等于公众将这部分减少的消费支出支付给了发行货币的政府。这就无形中向政府缴纳了一种隐蔽的税。所以,通货膨胀税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持有者为保持实际货币余额不变而遭受的损失。通货膨胀税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I 代表通货膨胀税,P 代表价格水平,P -1代表上期价格水平,
上期价格水平之差,M 代表名义货币余额,代表实际货币余额,
通货膨胀税等于通货膨胀率与实际货币余额的乘积。
6. 功能财政 代表本期价格水平与代表通货膨胀率。该式表明,
【答案】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和收入。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求角度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则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性政策; 反之亦然。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7. 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
【答案】基础货币又称为货币基础、货币基数,是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各金,这会使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按照乘数理论,就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发放贷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 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使银行体系内不断进行的派生存款过程部分中止。但一般来说,除季节性变动外,公众持有的现金额度比较稳定。
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四个属性:①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 ②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③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 ④初始来源唯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公众。
8. 乘数效应
【答案】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效应考察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或税收等变动一定量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乘数效应的理论支撑源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沦》中的收入乘数原理。乘数效应可用图来表示。
图 乘数效应
图中,c+i表w 原来的总支出线, ,新的均衡表T 新的总支出线,原来的均衡收入为
收入为y 。可以看出,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收入若干倍的增加。实际上,总需求的任何变动,如消费的变动、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税收的变动以及净出口的变动等,都会引起收入若干倍变动。
乘数效应不考虑货币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如果考虑货币因素的影响,收入增加会使利率上升,从而投资减少,这又使收入减少,因此最终的收入增加幅度小于不考虑货币因素时收入增加幅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