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834教育技术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程序教学法
【答案】程序教学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是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
2. 经验之塔理论
【答案】“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有: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人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3. 教育技术管理
【答案】教育技术管理是指教育技术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调度所有资源和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其主体是教育技术系统各级管理者,包括各级领导、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客体是管理活动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4. Instructional design
【答案】中文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已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5. 教育信息化
【答案】教育信息化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6. 校园网
【答案】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学校教
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所以应具有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功能。校园网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等,能够在网络上运行。如果一所学校包括多个专业学科(或多个系),也可以形成多个局域网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起来。
7. 学习资源
【答案】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一般可分为两类: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语言实验室等; 非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或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戏剧、博物馆等。
8. 信息技术
【答案】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
二、简答题
9. 结合自身学习体验,谈谈对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过程模型和维多罗克的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的理解。
【答案】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和维多罗克的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都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研究,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验对这两个学习过程模型的理解如下:
(1)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模型
加涅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的,把人脑设想为由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构造体组成,把学习的过程比拟为信息的加工过程:学习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受器(感觉器官),感受器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将信息输人至中枢神经系统。信息在一个感受记录器里短暂停留后由选择性知觉将它转换成可辨认的型式并输入短时记忆。如果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没有被复述,一般只能保留几秒钟,且短时一记忆的容量有限,一次只能记7±2个项目。需要记忆的信息须经过语义编码转化成有意义的模式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可重新提取到短时记忆并和其他信息结合成新的知识。当信息从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中提取并传递到反应发生器从而激活效应器时,就导致学习者对环境的可观察到的习得行为,使观察者得知起初的刺激己产生了预期的结果,信息就是这样被“加工”了,学习者也就完成了一次学习过程。另外还有两个重要部分,即“执行控制”和“期望”,它们的作用是激活和调节学习中的信息流程。
(2)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
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是由美国著名的认知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于1983年提出来
的。该模型中所表示的学习生成过程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该信息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学习生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学习者长时记忆中的影响知觉和注意的内容以及用特殊方式加工信息的倾向进入短时记忆。
②由这些内容和倾向形成个体的学习动机,有了动机就使个体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从而选择所关心的感觉信息。
③为了达到对该选择性信息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建构该信息的意义,即在该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有关信息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个过程也称为“语义编码”。
④对刚建立的试验性联系进行检验,以确定建构意义是否成功,检验办法是从两方面进行对照:与当前的感觉信息对照和与长时记忆中的已有信息进行对照。
⑤如果建构意义不成功,则返回去检查选择性信息,看看该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试验性联系策略是否适当。
⑥如果建构意义成功则达到了意义理解的目的,可转入下一步。
⑦达到对新信息的意义理解后,将这种意义按一定类属从短时记忆加人到长时记忆中,以实现同化或重构。
这个模型比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当代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克服了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所表现出的不足。该模型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对于帮助我们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对于帮助我们组织好网络教学,包括网络课程、课件的研制、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0.基于Web 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的突出优点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案】基于Web 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涉及的领域很广,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可以在Web 上实现。它的突出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Web 的教学系统
基于Web 的网络教学系统是一整套提供网络教学服务的系统软件,它以网络课程为核心,在教学管理系统的配合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科教学资源,为全方位地实施现代网络教学提供服务。基于Web 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有:
①在线发布网上课程;
②学习者的学习和探索;
③学习者的讨论和协作;
④多媒体授课系统。
(2)自适应超媒体学习系统
自适应性超媒体教学系统可根据学习者的个别能力特征,动态呈现与学习者当前学习能力最相关的、基于超媒体的教学内容。自适应的超媒体学习系统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①教学内容的动态适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