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827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气相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
A. 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 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 固定液的沸点
D.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答案】D
【解析】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与样品性质无关,而与固定液的挥发性有关,为防止固定液流失,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2. 分配比是表示物质在两相中的( )。
A. 浓度之比
B. 溶解度之比
C. 总浓度之比
D. 质量之比
【答案】C
3. 将浓度为9mol/L HCl含有
A.
B.
只有
C. 交换,全部交换上去 交换
不交换
型的树脂;不交换 的溶液,通过阳离子树脂交换柱时,则( )。
D. 阳离子树脂变为纯质子
【答案】B
4. 在测量时得到如下结果:2.50%,2.53%, 2.55%,用
的界限是( )。
A.2.53%±0.017%
B.2.53%±0.07%
C.2.463%〜2.597%
D.2.51%〜2.55%
【答案】B
法估计再测一次所得到结果不应弃去
5. 在EDTA 存在,pH=2的条件下,用为萃取剂萃取溶液中,每次用20mL 萃取剂萃取2次,已知萃取率为89%,则其分配比为( )。
A.10
B.50
C.80
D.100
【答案】A
6. 在进行气相色谱快速分析时应选用( )为载气。
A. 氮气
B. 氢气
C. 氣气
D. 氧气
【答案】B
【解析】流速较小时,分子扩散项是主要影响因素,应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而流速较大时,传质阻力项是主要影响因素,应选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载气如H2、He 。
7. 气相色谱中,利用固定液角鲨烷分离烷烃是利用了组分与固定相之间何种作用力的差异( )。
A. 取向力
B. 诱导力
C. 色散力
D. 氢键力
【答案】C
【解析】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色散力。
8.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A.0.09V
B.0.18V
C.0.27V
D.0.36V
【答案】B
9. 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 阴极材料
B. 阳极材料
C. 填充气体
D. 灯电流
【答案】D
【解析】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越大,多普勒(Doppler )变宽越严重,发射线宽度也越宽。
10.下列几种试样中,适合用莫尔法测定其中的的是( )。
A.
B.
C.
D.
【答案】A
二、简答题
11.请简要写出几种重要的萃取体系。
【答案】螯合物萃取体系;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溶剂化合物萃取体系;简单分子萃取体系。
12.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含和NaOH 的混合物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要求列出测定步骤、滴定剂和指示剂名称及各组分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答案】滴定剂用HC1, 指示剂先用百里酚酞或酚酞,后用甲基红或甲基橙,测定步骤如下所示: 在与NaOH 加入HC1在百里酚酞或酚酞指示下,生成与
此时在加入HC7用甲基红或甲基橙为指示剂,生成产物为池O 和
NaOH 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质量分数计算公式为:
13.吸光光度法测定对显色反应有何要求?从哪些方面来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
【答案】(1)要求:选择性要好、灵敏度要高、对比度要大、有色化合物要稳定、组成要恒定,显色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
(2)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为: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时间和温度;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14.请简要说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两个最主要的不同点。
【答案】因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则是利用分子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因此这两种仪器的两个最主要的不同点是光源和试样状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空心阴极灯,提供的是线状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氢灯(或氘灯)和钨灯,提供的是带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试样需
C 的高温使试样原子化,而紫外-可见分光原子化,因此需用火焰或电热石墨炉提供2000〜3000°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