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39新闻学理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新闻媒介受众有哪些特征?
【答案】与其他传播方式(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相比较,新闻媒介受众表现出某些独有的特征。
(1)广泛性
广泛性是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从广义上讲,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新闻媒介现实或潜在的受众群,无论种族、性别、年龄、职业,这时他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闻媒介的受众。新闻传播的广泛也使受众超越了地域的间隔,在相同或相近的时间里,聚合为传媒信息的接受者。
(2)混杂性
也正因为新闻媒介受众成员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就了受众群体成员的混杂性特征。他们在同为传媒受众这一点上是同一的,但他们彼此之间又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个体差异,如身份、地位的悬殊,贫富的差别,文化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的不同等,可谓千差万别。这种混杂必然相应造成他们的各自兴趣爱好和信息需求的丰富、多样。这既给新闻媒介满足受众需要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但同时也为新闻传媒发展的多样性奠定了受众基础。
(3)隐蔽性
尽管分散的受众成员有时也采用各种形式直接、间接参与新闻媒体工作,如加入受众参与节目,来信、来电反映意见和要求,参与、接受媒体组织的受众调查等,但在总体上,受众对于新闻媒介而言,是不露面的,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新闻媒介执行的是宽泛的大众传播,媒介与分散的受众成员很难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媒体也很难确知具体的受众的个体特征,只能依赖经常性的大范围的受众调查,通过受众反馈把握受众总体特性和其相关要求。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在不同历史时期,受众也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和相应的信息需求特征。
2. 舆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舆论作为公开的社会评价,它所实现的社会功能是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它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舆论的这种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这种控制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现代社会中舆论制约可以表现为监督决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程度,监督决策过程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规范等,但最主要的是监督决策目的朝向是否在于维护公众的共同利益,因为公益是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目标。
②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决策朝着维护公众利益方向努力,并按此原则产生,但它是否最终维护公益,还要看决策的执行和执行后的结果。
③对于决策和执行人物行为的监督。舆论的决策监督和制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同样指向决策参与、执行的主体—决策者和决策执行者,主要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促进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在维护公众利益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正当地、规范地行使权力,履行责任。
(2)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①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的共有的道德规范,仟何符合公德的行为就会受到舆论的赞扬,促使更多的社会成员更自觉地效仿,例如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相反,某些损害公众利益、违背社会公德的消极行为,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
②鼓舞公众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每个人作为社会一员,从事一定的社会职业,服务于其他的社会成员,这使其职业和职业行为因而具各了和公共利益的相关性,也自然被纳入舆论监督和制约范围内,舆论对其作用过程与对公德行为的作用过程类似,以肯定和否定的意见倾向,产生压力,鼓舞或限制公众职业行为,促其遵从社会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3. 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有哪几种? 举例说明。
【答案】(1)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2)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对新闻事业的宏观控制
①法律的控制。最直接的法规有《新闻法》、《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新闻传播活动的限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a. 维护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b. 报道内容要真实,严禁利用新闻媒介诽谤侮辱他人;
c. 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d. 严禁传播淫秽下流、污染精神的内容。
②政策和纪律的控制。政府或政党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控制新闻传播,重点放在法律力量无法达到的方面。
③新闻来源的控制。
④制度的控制和人事的控制。制度的控制是指通过法律确定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确保新闻事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人事的控制是指在新闻媒介配备统治阶级信赖的领导人
员,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得到贯彻。
(3)对新闻事业的经济控制
包括对产业所有权的控制和对广告的控制。
(4)对新闻事业的民族文化控制
包括:①发扬民族精神和保持民族尊严; 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传统习惯。
4. 简述新闻的定义及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答案】“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内涵是概念即事物的内容,外延是概念所涉对象的范围,也即该事物的范围。
(1)新闻的定义
国内目前较为认同的还是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定义”,是对新闻的本质特征给以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对新闻的内涵和外延给以明确的划定和限制。但是这样一个“新闻定义”,却为难新闻传播界与新闻学术界长达百年。无法选出一个可以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令人满意的新闻定义。国人曾经收集到三百多个新闻定义。
(2)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新闻定义难”反映出在新闻起源与本源问题上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新闻传播特征还缺乏足够的共识。
①分类认识新闻的定义,加深对新闻本质的认识。众多的新闻定义可分为两大类:理论学派与务实学派。
a. 理论学派,主要由在新闻院校执教的教授们,或在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工作的学者们,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得出“什么是新闻”或“新闻是什么”的结论。比如德国学者埃米尔·多维法特认为,新闻是把最新现实介绍给广泛公众。又如日本学者小野秀雄十分简洁地指出,新闻就是事实的报道。这类新闻定义是理论的智慧。
b. 务实学派,由一批在新闻传播业执事的资深编辑、记者甚至报业老板与报业高层管理人士,凭借他们多年的业务经验,提出一批新闻定义。比如《纽约太阳报》的一位新闻部主管认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反映了在西方的社会价值观念下,新闻业者对新闻运作的把握。在那个社会里,奇特、怪诞才是新闻。如果撇开这种价值观念,仅取“新闻应该有点不一般的成分,,即奇异出新闻的这一层意思,也有借鉴作用。
②新闻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不同的新闻定义相互之间有借鉴意义,纵观这些新闻定义,也让人们更加认同陆定一先生提出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该定义用极其简约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四个特点:陈述事实、具有新意、报道及时、公开传播。从内涵上看,这个定义是新闻这一特定事物的特点总和的确切、简洁的说明,内涵是明确的。从外延上看,这个定义可以说明古今中外一切新闻,所指对象的范围是清晰的。
5. 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20世纪50年代,为了搞好新闻媒介的批评报道,毛泽东同志提出“报纸上的批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