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血液内科Ⅱ阶段题库>输血及输血反应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性,28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10年,经常输血治疗。近2个月头晕乏力加重伴月经不止再次住院。WBC1.8×109/L,Hb35g/L,PLT0.8×109/L。医师急请新鲜全血2U。患者输注后约20分钟,突然寒战、发热、体温39℃、血压正常,无腰背部疼痛等其他症状,1小时后症状缓解。

反应的原因是()

A . A.HLA抗体
B . HNA抗体
C . HPA抗体
D . 血浆蛋白抗体
E . 上述抗体均有可能

患者,男性、48岁,患慢性乙型肝炎8年,腹胀1个月。化验血浆总蛋白38g/L,白球蛋白比例倒置。WBC3.8×109/L,Hb100g/L,PLT78×109/L。B超显示肝硬化、脾大、有少量腹水。既往有输血史。临床申请输冰冻血浆400ml。输血浆约150ml,患者寒战、发热、皮肤瘙痒,出现红色风团样皮疹、咳嗽、气喘,两肺哮鸣音。正确的诊断是()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循环超负荷。 肺血管微栓塞。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过敏反应。 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最敏感可靠的指标是()。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 骨髓细胞内铁染色。 血清铁蛋白。 下列哪些药能降低颅内压() 硫喷妥钠。 氟烷。 氯胺酮。 氟哌利多。 丙泊酚。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和以下哪种无关()。 造血干细胞缺乏。 骨髓微环境的缺陷。 免疫机制异常。 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内cAMP含量降低。 苯二氮类药物的主要临床用途包括() 全麻术后止吐。 消除焦虑治疗失眠。 控制抽搐。 治疗酒精和巴比妥类药所致的戒断综合征。 临床麻醉中作为麻醉前用药、辅助用药和复合全麻组成部分。

患者,女性,28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10年,经常输血治疗。近2个月头晕乏力加重伴月经不止再次住院。WBC1.8×109/L,Hb35g/L,PLT0.8×109/L。医师急请新鲜全血2U。患者输注后约20分钟,突然寒战、发热、体温39℃、血压正常,无腰背部疼痛等其他症状,1小时后症状缓解。

反应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