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2岁。因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于5个月前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后维持抗排异治疗。近2周来发热,38.5~39℃,轻咳伴气急。X线胸片示两肺弥漫性细小结节状影,约0.8mm大小,分布比较均匀,其中部分融合。拟诊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该患者作结核菌素试验,预计可能出现下列不同情况,哪一项解释是错误的() 阳性表示结核感染。 强阳性可以支持结核病诊断。 阴性在本例可以排除结核病。 弱阳性可能表示卡介苗交叉反应。 本例因免疫抑制剂影响,其诊断价值有限。
医德评价的根本指导原则具体是()。 有利于防病治病,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和和长寿。 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 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以上都不是。
维生素C降解的主要途径是() 脱羧。 氧化。 光学异构化。 聚合。 水解。
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 最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善性。 最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 是医德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要求。 是对丑恶现象作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 以上都是。
男性,32岁。因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于5个月前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后维持抗排异治疗。近2周来发热,38.5~39℃,轻咳伴气急。X线胸片示两肺弥漫性细小结节状影,约0.8mm大小,分布比较均匀,其中部分融合。拟诊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本例抗结核治疗,宜选择下列哪一方案() A.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联合,总疗程1年半(链霉素3个月)。 B.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疗程6个月,根据病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可适当延长(吡嗪酰胺2个月)。 C.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联合,6~9个月。 D.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联合,6~9个月。 E.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6个月。
患者女,56岁,
缺失,余留牙无松动和疼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