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52土地资源管理之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可持续利用理论
【答案】可持续利用理论就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2. 精明增长理论
【答案】精明增长理论是指具有以下各方面特征的规划理论:混合土地用途,紧凑的建筑设计,多样的住宅类型,步行可及的邻近地区,独特的地区认知和地区感受,空地的保护,与现有社区的连接,交通方式的选择,有效性,合作性。实现城市精明增长有三条基本途径:充分利用价格手段的引导作用; 发挥政府的税收政策的指向作用; 综合利用土地利用法规的控制作用。
3. 土地区位理论
【答案】土地区位理论是指研究作为作业的空问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的理论,在这种土地利用状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土地分区利用就是利用土地的区位特点,对土地在空间上进行科学布局并合理利用的过程。
4. 国家投资开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答案】国家投资开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也称国家投资项目,是指由中央政府批准和实施,并且由中央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国家投资开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国家,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二、简答题
5. 经典的区位理论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案】经典的区位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农业区位理论
德国学者杜能于1826年完成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提出了农业区位论,标志着区位理论的诞生。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目的在于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杜能考察
问题的方法是“孤立化的方法”,将影响农业区位的纷纭复杂的种种条件加以简化,只考察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杜能证明了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到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些同心圆结构称作“杜能圈”。距城市最近的郊区为高度集约经营,随着消费地距离的增加,土地经营愈益粗放。杜能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从经济实质上看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
(2)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他于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提出,其理论核心是,通过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韦伯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区位决定生产场所,韦伯将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定义为“区位因子”,并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下业有关; 而特殊因子与特定下业有关。他主张把生产吸弓}到运费最小、劳动力费用最少、生产地区最集中的地点,以求达到最大的利润。另外,所有区位因子还可进一步区分为区域性因子和集聚性因子,前者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后者则因集聚利益(相关工业集聚以及相关设施的有效利用)而使企业向某一地点集聚,或由于集聚而导致地价上升而向其他地点分散。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在他的重要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一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深刻揭示了城市、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及等级一规模的空间关系,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
中心地理论的要点是:
①城镇是区域的“中心地”。在一定区域的范围内,必然会形成若干经济活动的中心地一一城镇,城镇与周围地区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②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在一个大地区内,必然形成高中低等级不等的中心地并构成中心地体系。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在低级中心地就可满足,但如购买较高级的商品和寻求高档次的服务,则必须去中级中心地和高级中心地才能满足。
③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外形上相互衔接,而且在数量上和面积上具有密切关系,上一级中心地与下一级中心地的数量比例具有固定的系数K 。
6. 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我国公路分为哪五个等级?
【答案】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的划分,我国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方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6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双车道2000辆以下;单车道400辆以下。
7. 在选择机场位置和确定跑道方位时,静空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选择机场位置和确定跑道方位时,应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避免使飞机飞越人口稠密地区的上空,二是避开障碍物。为保障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安全以及机场的正常使用,在机场周围一定范围的空域内必须没有障碍物影响飞机的运行。为此,规定一此假想面作为障碍物限制面,凡自然物体或人工构筑物的高度伸出这此假想面之上的部分,便当作障碍物而应移出或拆除。在选择机场场址和跑道方位时,必须考虑此净空要求,检查在规定的限制面上是否有障碍物存在。如果有的话,须同有关部门协商移去或拆除,如果无法拆除,则须研究确定可否在不降低飞行安全系数的条件下改变飞机的进出程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