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812管理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绩效评估

【答案】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业绩表现进行考察评价。组织中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整个组织的经营业绩。因而,必须定期对组织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以便作出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

绩效评估的主要日的包括以下方面:①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②为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③促进组织和员工个人的共同发展。

2. 组织冲突

【答案】组织冲突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由于在工作方式、利益、性格、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不一致性所导致的彼此相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特别是在变革中是不可避兔的。

3. 战略性变革

【答案】战略性变革是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如果组织决定进行业务收缩,就必须考虑如何剥离非关联业务; 如果组织决定进行战略扩张,就必须考虑购并的对象和方式,以及组织文化重构等问题。

4. 利克特的管理方式

【答案】利克特于1967年提出了领导的四系统模型,即把领导方式分成四类系统:剥削式的集权领导、仁慈式的集权领导、恰商式的民主领导和参与式的民主领导。

(1)剥削式的集权领导。采用这种方式的主管人员非常专制,很少信任下属,采取使人恐惧与惩罚的方法,偶尔兼用奖赏来激励人们,采取自上而下的沟通方式,决策权也只限于最高层。

(2)仁慈式的集权领导。采用这种方式的主管人员对下属怀有充分的信任和信心; 采取奖赏和惩罚并用的激励方法; 允许一定程度的自下而卜的沟通,向下属征求一此想法和意见; 授予下级一定的决策权,但牢牢掌握政策性控制。

(3)恰商式的民主领导。采取这种方式的主管人员对下属抱有相当大的但又不是充分的信任和信心,他常设法采纳下属的想法和意见; 采用奖赏,偶尔用惩罚和一定程度的参与; 从事于上下双向沟通信息; 在最高层制定主要政策和总体决策的同时,允许低层部门做出具体问题决策,并在

某些情况下进行协商。

(4)参与式的民主领导。采取第四种方式的主管人员对下属在一切事务上都抱有充分的信心和信任,总是从下属获取设想和意见,并且积极地加以采纳; 对于确定日标和评价实现目标所取得的进展方面,组织群体参与其事,在此基础上给予物质奖赏; 更多地从事上下之间与同事之间的沟通:鼓励各级组织做出决策,或者,本人作为群体成员同他们的下属一起工作。

利克特认为只有参与式的民主领导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领导,才能正确地为组织设定目标和有效地达到目标。鉴于这种领导方式采取激励人的办法,所以利克特认为,这是领导一个群体的最有效方式。

5. 有机式组织

【答案】有机式组织也称适应性组织,是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组织。有机式组织是一种松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形式。不具有标准化的工作和规则条例,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迅速地做出调整。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处在不稳定或不可预测环境下的组织。

二、简答题

6. 比较分析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

【答案】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动生产效率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匹配、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管理科学是一种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有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1)联系

从历史渊源考察,不可否认,“管理科学”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是“科学管理”的继续和发展,二者所追求的都是寻找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支出,取得更大的效果。

(2)区别

①管理科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已远远超出泰勒时代的操作方法和作业研究,涵盖了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

②管理科学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研究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复杂问题,特别是注重运用系统理论和观点,提出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最适宜的方法。同时,管理科学在研究中大量采用了泰勒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现代技术和方法。

7. 请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即TotalQualityManagement ,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TQM 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具体来说,TQM 蕴涵着如下含义:

(1)强烈地关注顾客。从现在和未来的角度来看,顾客己成为企业的衣食父母。“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正逐渐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价值,其主导思想就是“顾客的满意和认同是长期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关键”。为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必须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中,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检验、仓储、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牢同树立“顾客第一”的思想,不但要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且要为顾客做好服务工作,最终让顾客放心满意。

(2)坚持不断地改进。TQM 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是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企业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企业获取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3)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TQM 采用广义的质量定义。它不仅与最终产品有关,并且还与组织如何交货,如何迅速地响应顾客的投诉、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等都有关系。

(4)精确地度量。TQM 采用统计度量组织作业中人的每一个关键变量,然后与标准和基准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追踪问题的根源,从而达到消除问题、提高品质的目的。

(5)向员工授权。TQM 吸收生产线上的工人加入改进过程,广泛地采用团队形式作为授权的载体,依靠团队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论述题

8. 组织变革的阻力。

【答案】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企业面临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职工个人方面和组织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阻碍变革的职工个人的心理阻力

①职业心向对改革的障碍。经常性的工作和长期从事的职业,容易使员工形成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即定势),称职业心向。职业心向对常规性的工作起积极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对变革和变通性的工作来说,职业心向起消极作用,会人大降低生产和工作效率。

在改革过程中,新的工作、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组织结构,同组织员工原有的职业心向发生冲突,会产生心理压力和负担。如果这种压力和负担超过了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便产生抵触和反对态度,阻碍变革的进行。只有破除陈旧的职业心向,形成新的职业心向,才会减少这方一面的阴力。

②保守心理对变革的障碍。保守心理是一种维持现状,害怕变革与改革的思想。具有保守思想的人往往迷恋传统,安于现状,习惯于原有的秩序和章程,害怕改革。变革思想和保守思想的冲突往往贯穿改革的过程包括:

a. 变革的开始阶段,保守势力往往以各种借口维持现状,反对变革;

b. 变革的深入阶段,有的人又以这种调和的方式,进行改革;

c. 变革受挫时,具有保守思想的人又会秋后算账,指责变革,只有冲破保守阻力,变革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