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郑州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4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受众

【答案】受众,是大众传播信息接受者的总称,又称受传者,阅听人。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受众习惯上泛指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以及互联网的收受者。

新闻传播的受众,是新闻信息流程的终端。他们是新闻信息的收受者,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又是对信息、讯息、媒介以至传播者的最终体验者。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是一个活跃的行为主体,是新闻信息传受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加者,是不可忽视的反馈信源。

在新闻传播系统中,受众是的一个复杂的子系统,他们是新闻信息的受传者,又是反馈信息的发布者。如果他们把自己所收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制作之后再次转传于他人,他们则成了下一级传播(通过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的起始者。

总之,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积极能动的行为主体。在新媒体普及的现代社会,受众又可能转化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这种转变及因此而引起的角色冲突,正成为当代研究的新的传播现象。

2. 固定成见

【答案】“固定的成见”,由美国政论家和舆论学家李普曼在《舆论学》中首先提出,其后又有人将此提法泛化为“浇铸铅版论’夕、“刻板印象论”等,意指人们由于生活在较狭小的一隅,对该环境中生活的某一类人或某一类事会形成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这种看法一经形成,轻易不会改变。因此,人们常依据这种“刻板印象”去理解和接纳从外面传来的信息。新闻传播者只要事先了解这类人的“成见”,可把大致符合这类人口味的新闻信息定时发送,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3. 新闻传播起源的“好奇说”

【答案】新闻传播起源的“好奇说”是唯心论者对于新闻起源的一种观点。“好奇说”单纯地从人类的好奇心理甚至生理需要去解释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该观点认为,人总是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理。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形成报刊的最根本的条件是好奇本能。正是这种好奇心,产生了新闻传播活动。这种观点试图从人的心理或生理上去寻找新闻产生的根源,用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或人的欲望本能来解释新闻这一意识形态的物质根源,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4. 大众媒介信息

【答案】大众媒介信息是指通过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大众媒介信息从属于一般的信息范畴,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