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商学院815管理学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织文化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主要特征包括超个体的独立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和发展性。

2. 变革型领导

【答案】(1)变革型领导的定义变革型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个人魅力对追随者进行个人关怀与智力上的开发,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

(2)变革型领导的特点①具有领袖魅力,能够提供愿景规划和组织使命,灌输荣誉感,赢得尊重和信任; ②具有感染力,能传达高的期望,使用各种方式强调努力,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表达重要目标; ③具有智慧刺激的技能,能够激发智力、理性和深入细致的问题解决活动; ④拥有个性化关怀,能够关注个体,对不同员工不同对待,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建议。

3. 组织冲突

【答案】组织冲突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由于在工作方式、利益、性格、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不一致性所导致的彼此相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特别是在变革中是不可避兔的。

4. 前馈控制

【答案】前馈控制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发生后再补救。

(1)前馈控制的优点是: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已经铸成的差错的无能为力的弊端; 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2)前馈控制的困难是: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下作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这往往是很难做到的。

5. 战略联盟

【答案】战略联盟是合作竞争战略的形式之一,是一种具有清楚明确的“积聚性理念”的多边合作伙伴关系。它以松散的组织方式为特征,在自愿加盟的基础上,以共同的方式,拓展未来的竞争空间,实现“双赢”或“全赢”的市场目的。战略联盟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

战略联盟存在过程中的沟通效果。管理这种战略,通常是要建立特别的联络委员会,这一机构而且一般是向各联盟企业的最高层管理负责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调联盟的运行并且监督合作伙伴共同领域中的新动向,加强组织间沟通,以使联盟切实为各成员企业在创造价值。

6. 企业使命

【答案】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存在于社会的基本职能或根本任务。它是关于企业的基本目标、特征和宗旨的描述,它反映企业的价值观,体现了企业的宗旨和刻意追求的形象。确立企业使命是战略计划管理过程的第一步。

7. 卢因的变革观点

【答案】美国行为科学家卢因提出组织变革有三个基本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是现状的解冻; ②

第二阶段要转变到新的情况; ③第三个阶段是冻结新的现状。现状可以看作是一种平衡状态,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解冻则是必要的。解冻一旦完成,就可以推行本身的变革,但仅仅引入变革并不能确保它持久,需要加以再冻结才能使之保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否则,变革就很可能是短命的,员工又会返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中。再结冻的目的就是通过平衡驱动力和制约力两种力量,使新的状态稳定下来。

8. 纯基薪计划

【答案】纯基薪计划是指接受固定的薪酬,一般用于销售人员,薪酬不随销售额、市场分额以及其它销售指标的变动而变动。这种报酬形式没有风险,激励性弱。优点表现在:员工预先知道他们的收入是多少,雇主也有固定的、可预知的人员开支计划。这就便于改变人员工作范围或工作定额,或重新为他们安排工作,并可以培养人员高度的忠诚感。单一薪资计划更多的鼓励销售人员培养企业的长期顾客,这对企业的长期市场及长期发展有好处。不足之处在于与雇员个人业绩无关。薪资通常与资历(而不是与绩效)相联系,这会降低具有潜在高绩效的雇员的进取精神,是根据资历而不是个人绩效来付酬。

9. 职务轮换

【答案】职务轮换是指通过横向的变换,使员工从一个职位调到另一职位以扩展其工作经验的培训方法。一方面,职务轮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专业分工过细带来的弊端,使员工有机会承担多种工作任务,学会多种工作技能; 另一方面,职务轮换可以使员工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情况,培养更广阔的工作视角,为员工今后的发展和升迁打下基础,从而有利于培养全面的高级管理人才。

10.预算

【答案】预算是一份用数字表不预期结果的报表,是指企业或个人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计划。它将各种经济活动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是一种计划技术,是未来某一个时期具体的、数字化的计划。把计划分解成以货币或其它

数量单位的预算指标,要求各个部门的运作和开支在预算范围内。预算也是一种控制技术,它把预算指标作为控制标准,用来衡量其计划的执行情况。预算使得计划的人、财、物等资源和任务分配变得容易,有利于授予下级适当的权力与责任。预算本身也是衡量绩效的标准,它是计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编制预算是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绩效评估? 其重要性如何理解?

【答案】(1)绩效评估的定义

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等,是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考察、分析、评估与传递的过程。其在本质上就是考核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或者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进行评价,它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为提高员工能力与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的的一种管理沟通活动。

绩效评估的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评价和开发。评价的目的在于正确估价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以便适时给予奖惩,如提薪、发奖金、晋升等。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如更新员工知识结构与技能,激发创造力等,最终提高员工的绩效。

(2)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①绩效评估是人员任用的依据。绩效评估是“知人”的主要手段,而“知人”是用人的主要前提和依据。

②绩效评估是决定人员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人员调配前,必须了解人员使用的状况,人事配合的程度,其手段是绩效评估。

f 解其③绩效评估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培训的前提是准确的了解各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知识和能力结构,优势和劣势,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同时,绩效评估也是判断培训效果的主要手段。

④绩效评估是礁定劳动报酬的依据。准确地衡量“劳”的数量和质量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没有评估,报酬就没有依据。

⑤绩效评估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手段。奖励和惩罚是激励的主要内容,要做到奖罚分明,就必须要科学地、严格的进行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决定奖或罚的对象以及奖或罚的等级。

⑥绩效评估是平等竞争的前提。建立社会注意市场经济,需要鼓励企业竞争,一也需要在企业内部鼓励员工之间进行平等竞争,创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气氛。

12.全球战略模式的选择。

【答案】全球战略模式是指织走向全球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国际组织模式、多国组织模式、全球组织模式和跨国组织模式。

(1)多国组织模式

这种模式中母公司虽然也行使最终控制权,但它赋予子公司很大的自主权。优点:允许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