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8岁,既往前列腺癌病史,近几个月来出现全身多处疼痛,以左大腿为重,查X线片提示左股骨、左侧第3、5、7肋骨、右侧第2、7肋骨溶骨性破坏,病灶穿刺能找到大量异常浆细胞,以下可能的诊断是() 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 非骨化性纤维瘤。 多发性骨髓瘤。 软骨肉瘤伴全身骨转移。 骨肉瘤伴全身骨转移。
下列常用于血液采集时的抗凝剂的是()。 枸橼酸钠1:4。 枸橼酸钠1:9。 聚茴香脑磺酸钠。 枸橼酸钠1:2。 肝素。
有关骨的瘤样病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骨囊肿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大多数就诊是以病理骨折为原因,治疗以单纯手术刮除为主。 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青少年,好发于脊柱、长骨的干骺端,治疗以刮除植骨为主。 嗜酸性肉芽肿好发于青少年,好发于颅骨、肋骨、肩胛骨,治疗以刮除植骨为主。 纤维结构不良可疑单发、也可以多发,好发于青少年、中年,治疗以刮除植骨为主。 骨化性纤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成年人为主,多见于四肢长骨,治疗以刮除植骨为主。
关于软骨肉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继发于骨软骨瘤。 好发于15~20岁的年轻人。 好发部位为长骨。 发病较缓慢。 治疗以手术为主,对放疗不敏感。
诊断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DE)的依据是()。 血清铁下降。 血清铁蛋白下降。 游离原卟啉浓度下降。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 铁结合力下降。
新生儿期缺碘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