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808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信息可视化
【答案】空间信息可视化是地理信息处理的窗口与处理结果的直观表达形式,因而是决策的直观依据。只有把空间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图形信息,地理信息处理结果才能为规划、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2. 缓冲区分析
【答案】缓冲区分析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域,用以识别这些实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
3. 变量聚类分析
【答案】变量聚类分析是将一组数据点或变量,按照其在性质上亲疏远近的程度进行分类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两个数据点在m 为空间的相似性可以用这此点在变量空间的距离来度量。
4.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答案】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即C/S结构,是一种分布式系统结构,在该体系中,客户端通常是同最终用户交互的应用软件系统,而服务器由一组协作的过程构成,为客户端提供服务。客户机和服务器通常运行相同的微内核,一个客户机/服务器机制可以有多个客户端,或者多个服务器,或者兼而有之。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基于简单的请求/应答协议,即客户端向服务器提出信息处理的请求,服务器端接收到请求并将请求解译后,根据请求的内容执行相应操作,并将操作结果传递回客户端。
5. 地图投影
【答案】地图投影是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和精度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
6. 边界代数算法
【答案】边界代数算法是一种基于积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算法,它适合于记录拓扑关系的多边形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结构。它不是逐点判断与边界的关系完成转换,而是根据边界的拓扑信息,通过简单的加减代数运算将边界位置信息动态地赋给各栅格点,实现了矢量格式到栅格格式的高速转换,而不需要考虑边界与搜索轨迹之间的关系,因此算法简单、可靠性好,各边界弧段只被搜索一次,避免了重复计算。
7. 空间数据编码
【答案】空间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目的是用来提供空间数据的地理分类和特征描述,同时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要。
8. 空间数据引擎(SDE )
【答案】空间数据库引擎是使常规的关系数据库支持GIS 空间数据类型的存储和空间操作功能的一个间接的技术方法。它在GIS 应用软件和关系型空间数据库之间建立了一个中间层,由SDE 为GIS 应用软件提供在关系数据库里存储、存取、查询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相应功能。
9. 屏幕跟踪矢量化
【答案】扫描矢量化可以自动进行,但是扫描地图中包含多种信息,系统难以自动识别分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交互跟踪矢量化,或者称为半自动矢量化。
10.OGC
【答案】OGC 即Open GIS 协会。其目的是使用户可以开放地操纵异质的地理数据,促进采
OGC 会员主要包括GIS 相关的计算机硬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方式来提高地理信息处理的互操作性。
件和软件制造商,数据生产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其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二、简答题
11.空间数据共享对GIS 具有重要意义,说明影响空间数据共享的因素,怎样促进空间数据共享。
【答案】(1)影响空间数据共享的因素
空间数据获取缺乏统筹协调; 空间数据共享缺乏机制保障; 空间数据共享缺乏技术系统支撑; 空间数据应用缺乏相互协同支持; 空间数据共享缺乏统一标准。
(2)促进空间数据共享的方法
加大重大自然灾害空间数据共享统筹协调; 加强重大自然灾害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重大自然灾害空间数据共享软环境建设。
12.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有哪些特点?
【答案】(1)空间数据库的概念
空间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
(2)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①数据量特别人,地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要用数据来描述各种地理要素,尤其是要素的空间位置,其数据量往往很大。
,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即②不仅有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与一般数据库中的数据性质相似)
描述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位置的数据,并且这两种数据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③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市政管理、道路建设等。
上述特点,尤其是第二点,决定了在建立空间数据库时,一方面应该遵循和应用通用数据库的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又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其它数据库所没有的管理空间数据的问题。
13.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科学。
【答案】(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 GIS )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及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是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有关地理现象的综合系统,用来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地理信息科学的定义
地理信息科学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数据的获取和集成、分布式计算、地理信息的认知和表达、空间分析、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的影响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实践等。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
14.通过实例说明GIS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及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答案】(1)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①空间特征
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在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关系、拓扑关系、相邻关系、相似关系等。
②属性特征
属性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通常包括名称、数量、质量、性质等,称为属性数据。
③时间特征
时间特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2)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①在计算机中空间特征采取空间分幅将整个地理空间划分为许多子空间,再选择要素表达子空间。空间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数据来描述,称为定位特征或定位数据,空间关系称为拓扑特征或拓扑数据。
②属性特征采取属性分层即将要表达的空间数据抽象成不同类型属性的数据层来表。
③时间特征采取时间分段即将有时间特征的地理数据按其表化规律划分为不同的时间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