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马里奥•博塔
【答案】马里奥•博塔是瑞士著名建筑师,出生于瑞士提契诺。博塔1969年毕业干威尼斯建筑大学。但早在1965年,他就已经在柯布西埃的事务所中从事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了。毕业后,他又追随路易•康参加建筑实践,并在多家著名建筑事所工作过。1970年,博塔开设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的同时,也在欧洲各国和美国以及拉丁美洲的多座大学进行讲学工作。博塔所设计的建筑极其具有创新意识,他所创造的很多种表现手法,都被广泛地模仿和应用。
2. 瓦尔顿7号公寓大楼
【答案】瓦尔顿7号公寓大楼是波非尔的成名作,是一座位于巴塞罗那郊区的大型综合性住宅。整个公寓大楼由18座塔楼组成,这些塔楼在底部呈弧线形分开,至顶层又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既独立又统一的整体。公寓大楼外部采用独特的半圆柱体阳台形式,而在内部则在各塔楼的相交处形成一个开阔的中庭,各塔楼中还有相互连接的公共性庭院,而各种规格的公寓就环绕在这些公共建筑之间,巧妙地解决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搭配问题。
3. 草原式住宅
【答案】草原式住宅是美国著名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于1900年前后设计的一系列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平坦的草地上,周围是树林,用地宽阔,环境优美。草原式住宅追求表里一致,建筑外形尽量反映出内部空间关系,注意建筑自身比例与材料的运用,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尽量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重点装饰部分的花纹大多是图案化的植物图形或由直线组成的几何图形。草原式住宅既具有美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又突破传统建筑的封闭性,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
图 罗伯茨住宅平面图
4. 高科技风格
【答案】高科技风格是应社会发展而生的一种现代建筑风格。现代社会以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主要动力,也由此产生了高科技建筑风格。现代社会的高科技风格,以大胆使用先进的科学建造技术与建筑材料、建筑方法为主,力求使建筑外表突出这些高科技成果的先进性。高科技风格的建筑使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和建筑中涉及的各种新技术、新机器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领先于时代的新建筑形象,向人们展示着未来建筑的走向。
二、简答题
5. 简述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答案】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都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1)工艺美术运动
①工艺美术运动,又称艺术与工艺运动,是指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的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在建筑与日用品设计上的运用,代表人物有罗斯金、莫里斯,代表性建筑物是红屋。
②工艺美术运动出现的主要背景是现代工业社会中滥用技术理性所带来的恶果日益显现,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现一股相当强烈的反对与憎恨工业,鼓吹逃离工业城市、怀念安静的乡村生活、向往自然的浪漫主义情
绪。
③工艺美术运动赞扬手工艺制品的艺术效果、制作者与成品的情感交流与自然材料的美,在建筑上主张迁到城郊建造田园式住宅以便摆脱象征权势的古典建筑形式。
④工艺美术运动把使用机器看成是一切文化的敌人,向往过去,主张回到手工艺生产,是不合时宜的。
(2)新艺术运动
①新艺术运动是指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兴起的探索变革建筑形式的运动,
代表人物有费尔德、高迪、麦金托什等,代表性建筑物有米拉公寓、路德维希展览馆、德国魏玛艺术学校等。
②新艺术运动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在德国称为青年风格派,在美国、西班牙、英国都有所发展。新艺术运动极力反对历史样式建筑,意欲创造一种前所未见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祌的装饰方法。
③新艺术运动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保持砖石建筑的格局,比较简洁,有时也采用一些曲线或弧形墙面使之不致单调。
④新艺术运动只不过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反对传统形式,未能全面解决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与新技术的结合问题,终究昙花一现。
6. 比较密斯•范•德•罗设计的图根德哈特住宅与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玛丽亚别墅的建筑特征,分析两位现代建筑大师创作思想的异同。
【答案】密斯•范•德•罗和阿尔瓦•阿尔托都是20世纪著名建筑师,现代建筑派的代表人物,都影响着20世纪建筑艺术的走向。
(1)建筑作品
①图根德哈特住宅
图根德哈特住宅坐落在花园中,面积宽阔,在起居室、餐室和书房部分之间只有一些钢柱子和两三片孤立的隔断,有一片外墙是活动的大玻璃,形成流动空间。
②玛丽亚别墅
玛丽亚别墅地处在茂密的树丛之中,平面呈由两个曲尺形重叠而成的“门”形,三面比较封闭,中间是花园。建筑形体由规则的几何形块体组成,在重点部位上点缀着自由曲线形的形体。房屋外墙采用多种材料,柱子采用多种式样。这座住宅除浪漫主义地对待房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外,还在光线与通风上采取周密的技术措施。楼下起居用的空间呈风车形排列,各翼之间隔而不断、相互流通。
(2)建筑思想
①相同点
密斯•范•德•罗和阿尔瓦•阿尔托都认为建筑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运用工业化的各项技术成果,为工业化服务。
②不同点
a. 密斯•范•德•罗曾提出“少就是多”的建筑处理原则,认为“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在处理手法上,他主张“流通空间”、“全面空间”的新概念,认为空间是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理性的、秩序的。
b. 阿尔瓦•阿尔托是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其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