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自命题)[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是( )
A. 杯弓蛇影
B. 蜜蜂采蜜
C. 望梅止渴
D. 老马识途
【答案】B
2. 19世纪30年代,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兴办( )
A. 公立小学
B. 公立中学
C. 公立职业学校
D. 州立大学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熟悉程度。这道题的关键点在时间,19世纪30年代,在这个时间,是贺拉斯曼和巴德纳等人倡导开展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时间,他们主张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实行强迫入学和免费教育; 公立中学是在南北战争后(1861-1865)被决定在各地设立的,特别是在1874年卡拉马祖案后,公立中学迅速发展。所以,这道题选A ,而不选B 。公立学校运动主要就是讲公立小学和公立中学。而州立大学是高等教育里面的一个变化,不符合题意。
3. 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 )
A. 庠序之学
B. 国学
C. 乡学
D. 大学
【答案】A
4. “重振儒术”是哪朝的文教政策? ( )
A. 汉朝
B. 魏晋
C. 唐代
D. 元朝
【答案】C
5. 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
A. 《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B. 《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
C. 《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
D. 《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杳了对中国收回教育权运动的重要举措的掌握程度。近代,帝国主义通过教会学校对华文化侵略进一步加深、加剧,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教育是拯救中国的手段,所以,对中国的教育主权不断的重视。起因于教会学校阻挠学生的爱国行动,许多学生退学表示抗议,得到很多人支持。运动不断扩大。其中,中华教育社与1924年7月召开的年会上讨论了余家菊提议的《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同一年10月召开的年会上通过了《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取缔外国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
两个议案。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的文件。
6.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 )
A. 玄儒文史四馆
B. 玄儒律算四馆
C. 文史律算四馆
D. 文史书算四馆
【答案】A
7.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什么特点? ( )
A. 尊师爱生
B. 民主平等
C. 教学相长
D. 辨证统一
【答案】C
8. ( )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A. 学海堂
B. 京师同文馆
C. 京师大学堂
D. 万木草堂
【答案】B
9. 下列维新学堂中,专为维新运动培养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的是( )
A. 北洋西学堂
B. 南洋公学
C. 经正女学
D. 湖南时务学堂
【答案】D
10.国子学始立于( )。
A. 西晋
B. 东晋
C. 南朝
D. 北朝
【答案】A
【解析】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也是门阀士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以后国子学制度逐步得到发展,成为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
11.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
A. 描述性定义
B. 纲领性定义
C. 解释性定义
D. 规定性定义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定义的方法。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教育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是作者自己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也就是说,不管其他人是如何定义某个词的,我就是这么定义的,并且我将始终在我定义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谢弗勒有关定义方式的区分为我们研究纷繁复杂的教育定义提供了一个逻辑的视角,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