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数据质量

【答案】空间数据质量是对空间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专题特征以及时间等要素时,所能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统一性的度量,一般描述为空间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用误差来表示。

2. 网格GIS

【答案】网格GIS 是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地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3. 分布式GIS

【答案】所谓分布式就是指数据和程序可以不位于一个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以网络上分散分布的地理信息数据及受其影响的数据库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计算模型。分布式有利于任务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配与优化,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系统会导致中心主机资源紧张与响应瓶颈的缺陷,解决了网络GIS 中存在的数据异构、数据共享、运算复杂等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大进步。

4. 数字地形分析

【答案】数字地形分析对于格网DEM 是指利用其进行地形曲面拟合、立体透视分析、通视分析、计算地形属性(地形的坡度、坡向、曲面面积、地表粗糙度、高程变异,以及谷脊特征等)、流域特征地貌提取与等高线自动分割; 数字地形分析对于三角网DEM 是指利用其进行三角网内插和等高线追踪。

5. 空间分析

【答案】空间分析是集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空间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空间分析是GIS 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特征。

6. 对象—关系管理模式

【答案】对象—关系管理模式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扩展,通过定义一系列操作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的API 函数,来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7. 空间信息可视化

【答案】空间信息可视化是地理信息处理的窗口与处理结果的直观表达形式,因而是决策的直观依据。只有把空间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图形信息,地理信息处理结果才能为规划、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8. 正射影像

【答案】正射影像是以航摄像片或遥感影像为基础,经扫描处理并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纠正和镶嵌,按地形图范围裁剪成的影像数据,并将地形要素的信息以符号、线画、注记、公里格网、图廓整饰等形式添加到该影像平面上,形成以栅格数据形式存储的影像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具有地形图的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

二、简答题

9. 某待建工厂的选址条件为:a )地面坡角小于2.5度:b )距离水库不小于250米; c )距离铁路1公里到10公里之间; d )不得建在森林地或沼泽地内。试写出主要的工作流程(包括准备哪些数据、对数据要作哪些前期处理、通过实施哪些空间操作才能完成选址任务)。

【答案】(1)所需要的数据:

①研究区的地形图

②水库分布图

③铁路分布图

④森林及沼泽地分布图

(2)具体步骤:

①根据地形图的地形等高线数据生成研究区的DEM 。

②提取坡角小于205度的区域。

, ③对水库分布图做等距离图(缓冲区)

,提取距离不小于250m 的区域。提取距离在1公里到④对铁路分布图做等距离图(缓冲区)

10公里的区域。

⑤将森林及沼泽地分布图分成林地沼泽地及非林地非沼泽地两类。

,得到可选的区域,将选择的区域及⑥将(1)~(5)处理的结构做拓扑叠置(逻辑与运算)

相关信息以地图和表格的形式打印输出。

10.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优缺点?栅格数据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案】(1)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优缺点

(2)栅格数据主要分析方法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主要包括空间聚类、空间聚合、叠置分析等内容。

①空间聚类分析:是根据预先设定的聚类条件,从栅格数据中将所有符合标准的区域输出到图上,不符合条件的区域为空白。

②空间聚合分析:根据空间分辨率和分类表,进行数据类别的合并与转换,以实现空间地域的

兼并。空间聚合的结果是将较复杂的类别转换为较简单的类别,并且常以较小比例尺的图形输出。

③空间叠置分析:栅格叠置分析和矢量多边形叠置分析一样,是求两组或两组以卜空间图形的交集。但是多边形叠置分析得到的是合成多边形,而栅格叠置分析得到的是合成的数据串。

11.简述空间数据库管理的方式及其优缺点。

【答案】(1)文件一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方式

缺点:①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通过ID 联系起来,使查询运算,模型操作运算速度慢;

②数据分布和共享困难;

③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分开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以及数据损坏后的恢复方面缺少基本的功能;

④缺乏表示空间对象及其关系的能力。

因此,目前空间数据管理正在逐步走出文件管理模式。

(2)全关系数据库管理

对于变长结构的空间几何数据,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处理。

①按照关系数据库组织数据的基本准则,对变长的几何数据进行关系范式分解,分解成定长记录的数据表进行存储。然而,根据关系模型的分解与连接原则,在处理一个空间对象时,如面对象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连接操作,非常费时,并影响效率。

②将图形数据的变长部分处理成Binary 二进制Block 块字段。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

由于直接采用通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效率不高,而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又十分重要,所以许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商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进行扩展,使之能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