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建筑大学地域建筑历史与理论701建筑基础知识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有哪些?
【答案】集散广场, 活动场所, 停车场所 。
2. 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答案】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应从以下几点考虑整体布局:
(1)建筑群的使用性质
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
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辅助手段
运用绿化、雕塑、装饰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3. 简述集中空调系统优缺点。
【答案】(1)优点:具有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风速较低和容易消声的优点。
(2)缺点:机房大,风道粗,层高大等弊端,对高层建筑颇为不利。
4. 简答室外场地主要有几种?
【答案】三种。开敞的空间场所(或称为集散广场),活动场地,停车场所。
5. 砖混结构(以墙为主要竖向受力构件的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墙即用来围护,分隔空间,形成空间的垂直面,也用来承受梁,屋架,板传来的荷载,具有双重功能。优点:能就地取材,施工简单,造价低廉,适应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当前的经济和技术水平。缺点:①烧砖要占用耕地,消耗燃料,与农业发生矛盾,浪费能源,②砌砖劳动强度大,速度慢,不利于实现工业化和提高工效,③砖砌体强度低,墙体厚,增加房屋的自重,减少了房屋的使用空间。
6. 简述室外空间环境组合的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答案】(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3)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7. 功能分区的首要目的和原理是什么?
【答案】满足各功能的相互独立使用;适当的建立联系;便于管理;方便人流的引导。
8. 解决眩光问题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1)加大灯具保护角,控制光源不外露(光源与人眼处于0~30°时眩光最强烈);
(2)还可以采取提高光源的悬挂高度,选用间接照明或浸射照明等减弱眩光的措施
9. 博物馆设计要点有哪些?
【答案】建筑覆盖率不宜大于40%,并有充分的空地和停车场
博物馆功能上分成四个分区:
陈列区、藏品库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
功能分区应明确合理,使观众流线和藏品运送流线互不交叉,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参观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陈列区不宜超过四层,二层及二层以上的藏品库和陈列室要考虑垂直运输设备
藏品库应接近陈列室布置,藏品不宜通过露天运送和在运送过程中经历较大的温湿度变化 陈列室、藏品室、修复工场宜南北向布置,避免西晒
10.室外空间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哪些?
【答案】(1)建筑群体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1.建筑构图中比例问题,一般包括哪几方面问题?
【答案】一是建筑整体或它的某个细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二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12.简述建筑的空间与技术是对立统一。
【答案】(1)建筑技术水平对建筑的空间形状是有很大的约束力。
(2)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又给空间形式的创新提供各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