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培养单位水生生物研究所821分析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振动自由度
【答案】基本振动的数目称为振动自由度。
2. 混晶共沉淀
【答案】由于被吸附的杂质与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或相同的电荷和离子半径,杂质离子可进入晶格排列引起的共沉淀称为混晶共沉淀。减少或消除混晶共沉淀的方法是在沉淀时加入沉淀剂的速度要慢,沉淀要进行陈化。
3. 换算因数
【答案】指被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之比,常用F
表示。换算因素
4.
【答案】含有杂原子的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n )
跃迁到
反键轨道的能量较高
,
5. 峰值吸收
6. 沉淀形式
【答案】沉淀形式是沉淀重量法中,形成沉淀的化学组成。
吸收波长一般落在远紫外区。
此类跃迁需要
【答案】用峰值吸收系数来代替积分吸收的测定称为峰值吸收。
二、简答题
7. 在统计分析中用哪些统计量描述集中趋势,哪些描述分散性?
【答案】平均值和中位数描述测定值集中趋势,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极差是描述分散性。
8. 说出三种光学分析法的名称,并简单的说明之。
【答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紫外线可见光照射吸光物质的溶液,用仪器测吸光度,记录吸光度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红外色谱法:用红外光照射物质,物质分子就吸收红外光,为振转光谱。
核磁共振波谱法:是用无线电波的电磁辐射对样品照射,可以使不同结构环境中的原子核实现共振跃迁,最重要的是氢谱。
9. 滴定分析所基于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滴定分析所基于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有答: (1)反应必需定量地完成;
(2)反应速度要快,如果速度较慢,要设法加快其速度; (3)有合适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10.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出(1)
【答案】
⑴
(2
)
11.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
:
【答案】
12.请以水分子为例,说明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答案】水是三个原子组成的非线性分子,有
种振动形式,每一种振动的偶极矩
都不等于零,所以当照射其的红外光的频率正好等于这些振动的频率时就会被吸收,在红外光谱图上出现三个吸收峰。
13.什么叫沉淀的“陈化”?它适用于非晶形沉淀吗?为什么?
【答案】沉淀完全后,让初生成的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称为“陈化”。它不适用于非晶形沉淀,因为非晶形沉淀放置后将逐渐失去水分而聚集得更为紧密,使已吸附的杂质难以洗去。
14.设计测定双组分HCl_MgCl2混合液中两组分浓度的分析方案以及浓度计算式。
【答案】因为是双组分试液,只含有HC1
和计和计算。例如:
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试液中算HC1含量等。
浓度,用EDTA 配位滴定法测定镁的含量,计算得到HC1
和
的含量。也可用莫尔法测定总氯的含量,再用EDTA 配位滴定法测定镁的含量,差减法计
分析方案有多种,根据不同方案进行设
(2)
溶液的PBE , 浓度为c (mol/L)。
三、计算题
15.某酒厂分别用酶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白葡萄酒中的乙醇含量,测定结果如表:
表
如果已知置信度为95%,互替代?
【答案】
无显著
性差异
故测量中不存在系统误差,测量结果可以相互替代。
16.计算
【答案】
17.计算0.20mol/LHAc
与
【答案】
已知由于
的浓度很接近,故用下式计算
解方程得
18.
测定碱石灰中的总碱量(以
表示),得到11次测定数据
:
NaAc 组成的缓冲溶液的pH 。 缓冲溶液的pH 。
问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是否可以相
若置信度为95%,试对上述数据判断取舍,并报告分析结果。
【答案】Q 检验法只适用于小于10次的统计计算. 故此题中采用T 检验法. 对11次的测定值求平均值与标准偏差,
对两端的两个极值点(最小值40.10%和最大值40.31%)进行判断,
查T 表得,n=ll时,P=95%
,
故此值舍去;当n=l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