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大连大学临床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因。

【答案】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或RNA 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基本单位,其化学本质为DNA (对于RNA 病毒则是RNA ),主要包括编码序列、间隔序列和调控序列。

2. 第二信使学说

【答案】第二信使学说是一种解释信号传递的理论。含氮激素首先和细胞膜受体结合,受体将激素信号通过另外的物质传递到细胞内,信号逐级放大后产生各种细胞内反应,如促进或抑制相关代谢途径,这种传递激素信号的物质叫做第二信使,如

3. 糖原合成。

4. 氨基酸代谢池(amino acid metabolic pool)。

【答案】氨基酸代谢池是指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参与代谢。

5. 稀有密码子(rare codon)。

【答案】稀有密码子是指不同生物体对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同义密码子)的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密码 子。

6. DNA 二级结构。

【答案】DNA 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DNA 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7. 顺式作用元件

基因元件。

8.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第 2 页,共 31 页 等。 【答案】糖原合成是指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其反应途径的限速酶是糖原合成酶。 【答案】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在DNA 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受体 把内吞入细胞,获得其中的胆固醇的【答案】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是指能识别并结合

二、问答题

9. —个八肽的氨基酸组成:天冬氨酸(Asp )、丝氨酸(Ser )、甘氨酸(Gly )、丙氨酸(Ala )、苯丙氨酸(Phe )、酿氨酸(Tyr )和2个赖氨酸(Lys )。用DNFB 处理后得

酶降解后,得组成分别为

水解该八肽,释放出游离的

DNFB 反应释放出

得到组成分别

Ser 及一个四肽和一个三肽,四肽的组成为说明肽序列为:用胰蛋白三肽与用胰蛋白酶消化后,

及一个四肽和一的两个三肽及一个二肽。用胰凝乳蛋白酶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该八肽的序列并说明原因。 及的两个三肽及一个二肽。说明肽序列为

:【答案】用DNFB 与它反应,水解后得到用胰凝乳蛋白酶水解该八肽,释放出游离的

个三肽,说明肽序列为:

10.请你解释下列现象:细菌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天冬氨酸一氨甲酰转移酶,而人类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酶主要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答案】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参与两种物质的合成,即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和精氨酸的生物合成(或尿素循环)。在细菌体内,由于细菌无细胞器,嘧啶核苷酸和精氨酸的合成发生在相同的地方,若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 天冬氨酸一氨甲酰转移酶,则该酶对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控制将会影响到精氨酸的正常合成。而人细胞中有两种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一种位于线粒体内参与尿素循环或精氨酸的合成,另一种位于细胞质,参与嘧啶核苷酸合成。

11.有两种乳糖操纵子Z 基因的突变株:一种突变株(Z1)不能产生正常的β-半乳糖苷酶,但是透性酶和 转乙酰酶的合成并不受影响(在有乳糖无葡萄糖的情况下);另一种突变株(Z2)也丧失了合成正常的β-半乳糖 苷酶的能力,同时其他两种酶的合成减少了 30% (在有乳糖无葡萄糖的情况下)。试提出上述现象的分子机制。

【答案】在乳糖操纵子之中,Z 基因(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位于y 基因和A 基因(分别编码透性酶和转乙酰酶) 的上游,通常上游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到下游基因的表达,这就是所谓的极性突变(polar mutation)。然而并不是 所有形式的上游基因的突变都会影响到下游基因的表达。如果突变的形式是错义突变(missememutation )而不是无义突变(nonseme muta-tion )。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判定:突变株是一种移框而产生的错义突变,而突变株是因为提前产生了终止密码子可产生的无义突变。

12.什么是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典型的呼吸链有哪些?

【答案】(1)呼吸链的含义: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底物分子脱下的氢,经一系列中间传递体而到达分子氧。这种从底物氧化脱下的氢和电子沿着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电子传递体而传递到分子氧以生成水的过程,称为呼吸链。

(2)典型的呼吸链中要有两种:①NADH 的呼吸链;②

第 3 页,共 31 页 的呼吸链。

13.为什么糖摄入量不足的爱斯基摩人,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吃含奇数碳原子脂酸的脂肪比含偶数碳原子脂酸的脂肪好?

【答案】因为奇数碳原子脂酸降解最后产生丙酰CoA , 这个化合物进一步代谢生成琥珀酰CoA ,琥珀酰CoA 将减轻爱斯基摩人糖的缺乏,并且因为增加了三羧酸循环中间物的水平因而减轻了伴随而来的酮症。

14.尽管蛋白质的水解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但是由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选择性降解却需要消耗ATP 。试解释 ATP 对于这种形式的降解为什么是必需的。

【答案】由泛素介导的蛋白质定向水解不同于消化道内发生的蛋白质的非特异性降解,它需要存在一种识别机制以识别将要被水解的蛋白质,为了保证在识别过程中不发生错误,也许还存在一种校对机制。正像其他的校对事 件,如DNA 复制过程中的校对以及氨酰

基酸活化反应中的校对等,都是以消耗能量为代价的。

因此在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之中,消耗ATP 可能有利于识别过程的高度忠实性。

15.凝胶过滤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这两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均建筑在分子大小的基础上,而且两种方法均采用交联的多聚物作为支持介质,为什么在凝胶过滤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有较长的保留时间,而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它又“跑”得最快?

【答案】凝胶过滤常用的是葡聚糖凝胶(Sephadex ),这凝胶颗粒的交联介质排阻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仅允许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进入颗粒内部,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只能在凝胶颗粒之间的空隙中通过。这意味着它通过柱的体积为床体积减去凝胶颗粒本身所占的体积。而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必须通过所有的床体积才能流出,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比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有较长的保留时间。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其凝胶介质并不存在像Sephadex 那样的颗粒之间的空隙。所以,所有的蛋白质分子必须全部通过这交链介质而移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通过这介质就越快,移动得越迅速。

16.试比较糖原磷酸化酶在肝脏及肌肉细胞中的别构调节差异,有何生物学意义?

【答案】高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a 在肝细胞中可被葡萄糖抑制,而低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b 在肌细胞中可被AMP 激活。这类别构调节差异与各组织中糖原的代谢功能直接相关:肝脏利用糖原以稳定血糖浓度,而肌糖原降解则主要是为肌细胞收缩提供能量。

合成酶在氨

三、论述题

17.什么是损伤?生物体损伤与哪些因素有关?生物细胞有哪些机制来处理

结构的改变,包括损伤,并进行DNA 损伤修复? 【答案】(1)①损伤是指由辐射或药物等引起的复制中的错误、

第 4 页,共 31 页 结构的扭曲和点突变。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部的因素都常会导致分子的自发性损伤,包括分子的损伤或改变。这些因素有:

的自发性化学变化(碱基的异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