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Ⅰ阶段题库>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人体内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是()

A . CD4+T淋巴细胞
B . CD8+T淋巴细胞
C . B淋巴细胞
D . NK细胞
E . CTL细胞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取决于()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K+和Na+的平衡电位。 阈电位水平。 兴奋性高低。 医学科学研究中的随机样本是指() 总体中的一部分。 研究对象的全体。 总体中特殊的一部分。 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研究对象中一部分有特殊代表性的样本。 小儿中耳炎中耳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外耳道。 血行性。 咽鼓管。 淋巴。 以上都对。 患者男,32岁,教师,江西上饶人,因“发热10+d”来诊。10d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7.2~39.6℃,伴畏寒、乏力、头晕,热退后头晕消失。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利巴韦林(病毒唑)治疗无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1年余,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近1年余未曾出外旅游。查体:T38.3℃;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口腔未见白斑,颈软,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未及,脾肋下1.5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布鲁津斯基征(-),克尼格征(-),病理反射未引出。肝功能:Alb23.1g/L,Glob36.6g/L,ALT43U/L,AST63U/L,CHE812U/L,TBil81μmol/L,DBil41μmol/L,γ-GT47U/L,PT26.4s;HBV-DNA:低于检测限;乙型肝炎五项:HBsAg(+)、HBeAg(+)和HBcAb(+),余阴性。结合入院后抗生素治疗和体温变化之间的关系,患者住院以来前后2次发热原因若是一元的,最有可能引起发热的原因是() A.药物热。 病毒感染。 淋巴瘤。 结核病。 机体深部脓肿。 真菌感染。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适应证是()。 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痛和下肢血运障碍所致疼痛。 股内侧和会阴部疼痛。 外伤后疼痛、带状疱疹疼痛、股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和神经卡压综合征。 腰骶部疼痛。 髋关节手术后疼痛、外伤后疼痛、带状疱疹疼痛和感觉异常型股神经痛。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人体内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