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化工原理及反应工程之化工原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往复泵有无“汽蚀”和“气缚”现象?为什么?
【答案】往复泵无“气缚”现象,因为往复泵有自吸能力。存在“汽蚀”现象问题,任何泵安装高度不适都会发生“汽蚀”现象。
2. 简述以雷诺数(Re )作为判据对流体流型的三种分类类型。
【答案】(1)当(2)当(3)当
时,为层流区;
时,有时出现层流,有时出现湍流,依赖于环境,为过渡区; 时,为湍流区。
3. 按照热能供给湿物料的方式,干燥可分为几类?并分别说明各自的特点。
【答案】按加热方式不同,干燥可分为对流干燥、传导干燥和辐射干燥等几类。
(1)对流干燥是将干燥介质(气体)加热后,由干燥介质以对流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湿物料,传热速率快;
(2)传导干燥,是由干燥设备的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湿物料,汽化的水分再由气体带走; (3)辐射干燥主要使用红外线热源加热物料,由于物料表面干燥后红外线穿透干固体层深入物料内部较困难,因此,主要用于薄层物料的干燥。
4. 在连续干燥器前用预热器加热空气,被加热空气所获得的热量Q 按其去向可分为哪四项?干燥器热效率定义为哪些项之比?
【答案】被加热空气获得的热量按其去向可分为以下四项:
汽化水分消耗的热量;
随废气放空。
干燥热效率定义为
加热产品消耗的热量;
补偿设备热损失消耗的热量;
二、计算题
5. —连续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溶液,已知精饱段某塔板的气、液相组成分别为0.83和0.70,相邻上层塔板的液相组成为0.77,而相邻下层塔板的气相组成为0.78(以上均为轻组分A 的摩尔分数,下同)。塔顶为泡点回流,进料为饱和液体,其组成为0.46。若已知塔顶与塔底产量比为2/3,试求:
(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答案】(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依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将该板和上层板的气、液相组成代入,得
I
再将该板和下层板的气、液相组成代入,得
联立式①、式②解得则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通式为将
(泡点进料)代入上式则有
转化上式为
根据解得
将有关数据代入式③,则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即
6. —容器内盛有密度
、直径
、黏度
的油,油的深度L=80cm,
现将密度为
的石英球粒投入容器中,每隔3s 投一个,试求:
(1)若油静止,则容器内最多有多少个石英球同时向下沉降; (2)若油以u=0.05m/s的速度向上运动,则结果如何。
【答案】(1)当油静止时,忽略沉降过程的加速度段,可认为颗粒运动为匀速运动。假设沉降发生在斯托克斯区,则
由此可知第一个石英球落到容器底部所需时间为
此时容器内共有球
取整数为4个。 验证
假设成立。 (2)当油以间的相对运动速度)仍为
而绝对速度为
由此可得,第一个石英球落到容器底部所需时间为
此时容器中共有球
故此时容器内最多有11个石英球同时沉降。
7. —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填料层高度为3m 。用清水吸收空气-A 混合气中的A 组分,混合气体的流率为20
其中含A6%(体积分数),要求吸收率为98%,
清水流率为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0.8x。试估算在塔径、吸收率及其他操作条件均不
变时,操作压力増加1倍,此时所需的填料层高度将变为原来的多少倍?(忽略压力变化对Kya 的影响)
【答案】属低浓气体吸收
操作压力增加1倍,m 将减小1倍,即原状况下
新状况下 操作压力增加,
不变
所以
8. 一传热面积为
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用120°C 的饱和蒸汽冷凝,将某气体从30°C 加热到
,,密度为
(均按入口状态计),比热为
,。
向上运动时,由于颗粒和油的性质均不变,故沉降速度(颗粒与油之
80°C ,该气体走管内,流量为
(1)估算此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2)若被加热气体量减少50%,并可近似认为被加热气体的密度、比热等物性参数保持不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