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司法卷二题库>司法卷二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甲把欲毒杀丙的想法告知乙,并托乙买来毒药。之后甲后悔将毒药丢弃。甲属于故意杀人罪(中止),乙属于故意杀人罪(预备)
B . 丈夫甲偶然发现妻子乙和丙之间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乙不得已向甲承认()已经5岁的儿子丁实际上是乙、丙所生。甲盛怒之下,暴打儿子丁。乙坐在一旁,一言不发。2小时后,甲将丁打成重伤,然后自行离家出走。事后,丁经抢救无效死亡。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乙不作为行为与甲构成共同犯罪
C . 甲盗掘古墓葬时,导致乙房屋倒塌并将乙埋在瓦砾中,乙呼救,甲有条件救助,却为逃避追究而逃离现场,乙死亡。甲构成盗掘古墓葬罪和故意杀人罪
D . 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乙作为人质,在得到乙亲属支付的30万元赎金后不仅没有释放乙,反而为了灭口而将人质乙捆绑抛人大海淹死,对甲应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在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应重点从()等环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在资源开采环节,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在社会消费环节,大力提倡节约消费。 在资源消耗环节,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废弃物产生环节,大力开展资源循环利用。 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某公司拟开发一项目,据预测,未来市场状况存在繁荣、一般、衰退三种可能性,概率分别为0.2、0.5和0.3,该项目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报酬率预计为50%、30%、一10%,该项目的期望报酬率为22%,标准离差为22.27%,则该项目的标准离差率为()。 12.12%。 12.27%。 98.79%。 101.23%。 下述各种对我国法律规定的两审终审制度的理解中,正确的选项是()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时,都必须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才能终结。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只要经过了两级人民法院的审判一律即告终结。 地方各级人民去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在法定期限内都可以提起上诉或者抗诉而引起第二审程序。 每一个刑事案件可以被两次起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第二次起诉和审判后,该案即告终结。 项目用地预审应遵循的原则中不包括的是()。 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保护建设用地。 天南市莲湖区法院在审理潘某涉嫌拐卖妇女儿童一案时,被告人潘某指控称受到了侦查人员的刑讯逼供,被迫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茬质证过程中,为证明侦查讯问的过程符合法律规定,不存在刑讯逼供,公诉人当庭播放了有关讯问过程的录音录像。则该录音录像应属于何种证据种类?() 视听资料。 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物证。 书证。 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A项中甲乙有共同杀乙的故意,并进行了准备,在准备阶段,甲主动放弃犯罪,属犯罪中止,乙并不知情,在这个阶段,乙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形态。B项中乙看着甲伤害丁而不制止,就是一种默认,而乙有保护丁不受伤害的义务却坐在一旁一言不发,是典型的当为而不为的不作为。所以乙构成甲的共犯。C项中甲对乙有救助的义务,不履行该义务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故C项正确。
D项中,根据《刑法》第239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故D项错误。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