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传媒经济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根据均衡价格理论,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 这些关系是否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 为什么?
【答案】(1)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2)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力一向变动,而供给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3)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关系分析是在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前提下成立的,因此上述关系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是一致的。
2. 等产量曲线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特点:
(1)等产量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具有负斜率。它表示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具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互相替代是有效率的。
(2)坐标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它们按产量大小顺序排列,越接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小,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越大。
(3)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逐渐减少。
3. 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
【答案】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要素所有者是按照要素的贡献大小得到要素的价格即报酬,而他之所以得到该报酬,是因为他提供要素时遭受了等值的“负效用”
的损失。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还存在如下一些具体的缺陷:
(1)资本衡量问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如MP L 、MP K 等)是根据生产函数求得的,而生产函数中所包括的变量又必须由实物单位加以表示。然而,资本却找不到一个人致适用的实物单位。既然资本缺乏一个共同的单位。那么生产函数中的资本(K )也就无法加以衡量,从而也就
找不到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这样,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赖以成立的“MR K =利息”的说法就无从成立。
(2)资本家投资及多寡与“节欲”或“等待”关系问题。按照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资本家获得的利息是资本家由于“节欲”或“等待”而承受的“负效用”。事实证明,“节欲”或“等待”是什么东西也制造不出来的,资本家的投资或投资的多寡根本与“节欲”或“等待”无关。
(3)收入分配理论牵涉到对不同的社会人群或阶级的收入作出评价的问题,即以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各种人群的收入是否正当或公平合理的问题。因此,它含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
(4)即使假定边际生产率分配论是正确的,它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因为,一个完整的分配论不但要像边际生产率分配论那样,能够解释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人群或阶级得到不同收
入的理由,而且还要说明一定的社会条件得以形成的原因。这是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自身做不到的。
因此,认为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是有理由的。
4. 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具体影响是怎样的?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 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狭窄,这种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 反之,则越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问
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二、论述题
5. 某人有收入R 元,欲购买商品x ,请分析他的购买决策是如何做出的,推导出x 的需求曲线,如果坚持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则他的效用函数具有什么形式。
【答案】(1)商品x 需求曲线的推导
商品x 的需求曲线可以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来推导。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如图所示。
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
如图所示,从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价格—消费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商品1的价格与商品1的需求量之间—对应的关系。这就是:在均衡点E 1处,商品1的价格为P 1,则商1品1的需求量为X 1,在均衡点E 2处,商品1的价格由P 1下降为P 1,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X 1112
2232
31增加为X 1。在均衡点E 3处,商品1的价格进一步由P 1下降为P 1,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X 1再增加为X 1。根据商品1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问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 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
上的X 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图(b )中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在图(b )中,横轴表示商品1的数量X 1,纵轴表示商品1的价格P 1。图(b )中需求曲线X 1=f(P 1)上的a 、b 和c 点分别和图(a )中的价格—消费曲线上的均衡点E 1, E 2和E 3相对应。
(2)效用函数的形式货币边际效用设为λ,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即λ不变,则该消费者的效用
,此效用函数是拟线性的。 函数为U=U(x )+λ(R-P 1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