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802中外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大同乐会

【答案】由郑勤文发起的,成立于1920年,宗旨为“本会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培养了许多民乐人才,该会还从事我国古代雅乐器的仿制,进行演奏和民乐合奏的试验,如提出了拥有吹拉弹击等乐器组成的新型民乐队的编制外设想,改编了《春江花月夜》、《将军令》《妆台秋思》等民乐合奏曲。并对部分民族乐器进行了改革试验。

2. 《海韵》

【答案】《海韵》是一首大型艺术性合唱歌曲。徐志摩词、赵元任曲。歌词源自徐志摩同名白话体新诗,描绘了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家,在海滩上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的情景。作曲家用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音乐,分别代表旁观者诗翁、主人公女郎和背景大海。全曲由一个引子和五个情感各异的乐段加尾声组成,在旋律与和声方面都作了“中国化”的探索,是20世纪20年代合唱歌曲的杰出代表。

3. 牧童短笛

【答案】《牧童短笛》是贺绿汀的一首钢琴曲,开创了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先河,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只段体结构,首尾两段以优美质朴的民歌式主题旋律,通过复调手法,营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中段采用主调织体,活泼欢快的情绪与前后两段抒情主题形成对比。该曲虽采用传统的民族调式,但在复调、和声手法的民族化上具有创新意义,并在1934年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中获得头奖。

4. 王光祈

【答案】土光祈是音乐学家。其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涉及中国音乐、西方音乐、东方民族音乐、东西方音乐比较等领域,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王光祈在我国最早系统运用比较音乐学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是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先驱。

5. 《台湾舞曲》

【答案】《台湾舞曲》是江文也在日本创作的一首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作曲技术及配器手法受到20世纪新音乐潮流的影响,使得作品具有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风韵,并且借鉴了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处理民族音乐素材的新观念。旋律风格以表现台湾民间音乐韵味为主,

也部分地具有日本音乐的调式特征。作品充满幻想性,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缅怀。乐曲采用了自由体的回旋奏鸣式,音乐构思有两部曲式的特色,乐曲主体是三部曲式的快板段落。

6. 学堂乐歌

【答案】学堂乐歌是一种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及教唱的歌曲,以及为此而编创的歌曲。创作方式以依曲填词为主,旋律多选自日本、欧美曲调或中国传统乐曲、民歌曲调,也有少量自创曲调。歌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大部分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还有一些宣传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生活,也有少部分鼓吹封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态等,代表作品有《体操一兵操》、《春游》等。学堂乐歌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开端。

二、简答题

7. 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

【答案】(1)学堂乐歌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

(2)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

(3)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

(4)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5)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8. 简述《黄河大合唱》的结构、风格与历史地位。

【答案】(1)结构:这部作品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唱》(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合唱)九个乐章组成。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穿。各个乐章在内容、主题、形象、表演等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整个套曲音乐的发展是具有严密的内在统一性的。

(2)风格上,它的音乐既吸收了民间劳动号子、民间对唱的音调和形式特点,又借鉴了西方近代多声部合唱技术,使其音乐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又有新时代的特征,同时还具有史诗性和交响性。

(3)历史地位:《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念。这种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大型合唱形式,对后来的中国大型合唱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9. 聂耳群众歌曲的创作及特征。

【答案】(1)代表作

聂耳的群众歌曲除了抗日救亡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些是描写国内外反动势力压迫下的工农大众、尤其是工人群众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的。代表作品有:

①《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自卫歌》等,鲜明地反映了当时最迫切的主题一人民大众反帝爱国的斗争,以饱满的情感表达了当时中国人民空前高涨的斗争热情,以及他们对反帝斗争充满了胜利的希望和信心。

②《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打长江》等深刻揭示了当时处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双重压迫下的我国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被压迫的痛苦,他们内心强烈的愤怒和仇恨,以及他们迫切要求反抗的意志和力量。

(2)特征

聂耳的群众歌曲,大多采用左翼文化工作者充满激情和战斗号召的革命诗篇作歌词。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种适于这种新诗的歌曲形式。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非方整性的曲体结构。这种结构,以短小的动机或乐句作为基础加以发展,整首歌曲音乐的各部分呈不对等状态,从而使音乐富于动力性和节奏感。

②丰富、多变的句式。聂耳群众歌曲的乐句长短不定,不拘一格。因此有着多种多样的发展变化。

③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造成急促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

④巧用体止。在他的群众歌曲中不仅常用前后半拍的短暂休止,而且在旋律进行中常有意外的中顿。这对音乐的强劲气质和紧迫感的创造,有很好的效果。这一切都较好地与其所选的歌词相配合、相发挥,真切地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呼唤、呐喊、冲锋、拼搏的时代气质。

⑤为了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而在其中加入短暂、有力的说白,为了处理好歌词中连续出现的短词句而连续配之以多个短促的曲调,都是神来之笔,既恰到好处,又令音乐顿生光彩,极富创造性。

(3)影响

聂耳的群众歌曲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巨大的社会现实斗争的意义,也对中国歌曲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尤其是在歌曲创作方法、艺术形式的创造,对新时代的反映、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创造。聂耳的群众歌曲影响广泛深远,许多同时代和其后的作曲家,都从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

10.民间器乐乐种常常分为哪几类? 主要根据什么标准划分的?

【答案】常分为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五大类,主要根据各地方乐种乐队编制和演奏特点分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