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数据库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SQL 中用户权限有哪几类?并做必要的解释。

【答案】SQL 定义了如下6类用户权限供用户选择使用:

(1)SELECT :允许用户对关系或视图执行SELECT 操作。

(2)INSERT :允许用户对关系或视图执行INSERT 操作。

(3)DELETE :允许用户对关系或视图执行DELETE 操作。

(4)UPDATE :允许用户对关系或视图执行UPDA TE 操作。

(5)REFERENCES :允许用户在定义新关系时,引用其他关系的主码作为外码。

(6)USAGE :允许用户使用已定义的域。

2. 试比较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的封锁技术。

DBMS 封锁技术比操作系统封锁内容更加丰富, 技术更加复杂,【答案】同时其实现手段依赖

于操作系统提供的环境。

(1)操作系统封锁对象(即系统资源)单一,封锁对象状态确定,封锁力度不能改变,排他锁类型单一。

(2)DBMS 封锁对象多样,包括用户数据、索引、数据字典等,封锁对象动态改变,封锁力度可变,封锁类型多样。

两者的具体区别如表所不:

表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封锁技术的比较

3. 什么是数据库的恢复?恢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恢复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1)在数据库系统投入运行后,就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故障,即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正确。作为 DBMS , 应能把数据库从被破坏后不正确的状态,变成最近的一个正确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恢复”的过程。DBMS 的这种能力称为可恢复性。

(2)恢复的基本原则就是“冗余”,即数据库重复存储。数据库恢复可用以下方法实现: ①周期性地对整个数据库进行复制或转储。

②建立日志文件,对于数据库的每次插入、删除或修改,都要记下改变前后的值,写到日志文件中,以便有案可查。

(3)一旦发生数据库故障,则分两种情况处理:

①如果数据库已被破坏,如磁头脱落、磁盘损坏等,这时数据库已不能用了,就要装入最近一次复制的数据 库,然后利用日志文件执行“重做”操作,将这两个数据库状态之间的所有修改重新做一遍。这样就建立了新的 数据库,同时也没丢失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

②如果数据库未被破坏,但某些数据不可靠,受到怀疑,例如程序在修改数据库时异常中断,这时,不必去复制存档的数据库,只需通过日志文件执行“撤消”操作,撤消所有不可靠的修改,把数据库恢复到正确的状

4. DBS 中有哪些类型的故障?哪些故障破坏了数据库?哪些故障未破坏数据库,但使其中某些数据变得不正确?

【答案】(1)数据库系统中的故障主要有: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

(2)破坏了数据库的故障是介质故障;未破坏数据库,但使其中某些数据变得不正确的故障是事务故障和系统故障。

5. UNDO 操作和REDO 操作各做些什么事情?

【答案】(1)在恢复操作中,REDO 操作称为重做,UNDO 操作称为撤消。如果数据库被破坏,利用日志文件 执行REDO 操作,将两个数据库状态之间的所有修改重新做一遍。这样,建立了新的数据库,同时也没丢失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

(2) REDO 处理的方法是正向扫描日志文件,重新执行登记的操作。如果数据库未被破坏,但某些数据可 能不可靠,这时,可通过日志文件执行REDO 操作,把已经结束的、不可靠的事务进行REDO 处理。

(3)UNDO 处理的方法是反向扫描日志文件,对每个UNDO 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对已插入的新 记录执行删除操作,对己删除的记录重新插入,对已修改的数据库用旧值代替新值。

6. 什么是数据库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答案】(1)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定义各个用户对不同数据对象的存取权限。当用户对数据库访问时首先检查用户的存取权限,防止不合法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取。

(2)强制存取控制方法:每一个数据对象被强制地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也被强制地授予某一个级别的许可证。系统规定只有具有某一许可证级别的用户才能存取某一个密级的数据对象。

二、应用题

7. 试由Armstrong 公理推导出下面3条推理规则:

(1)合并规则

(2)分解规则

(3)伪传递规则

【答案】设U 为关系模式的属性全集。 (1)

(传递律)

(2)

递律)同理

(3)

(传递律) ,

(已知)(增广律),(已知)(传递律) (自反律)同理(自反律)(传(增广律)又,(已知)(増广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