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9新闻传播业务考研必备复习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答案】电视新闻的系列报道,是指对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系列报道由多个独立的报道单元组成,单元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各自是一条完整、独立的新闻(单一的或综合的),集合在一个大主题下,使观众通过多个独立报道的内容,对一个时期的某一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 预知新闻
【答案】预知新闻是指媒体事先知晓而去采集的新闻,如各种记者招待会、剪彩揭幕、各种会议等。这类新闻可以是沟通受众与政府(或新闻事发单位)的“桥梁”,也可以是某些机构对新闻媒介的利用。处理不慎,这类新闻往往变为人情新闻,表现出浓重的公共关系的影子和明显的灌输目的,这都是最易引起受众反感,影响传播效益的因素。
3. 白平衡
【答案】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棍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即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白平衡是随着电子影像再现色彩真实而产生的,在专业摄像领域白平衡应用的较早,现在家用电子产品中也广泛地使用,白平衡是电视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题。
4. 空白
【答案】空白,是一切平面造型作品中的特殊因素,‘自是指画面中处于背景位置、实体对象之间的单一色调的空隙。在电视新闻画面中,落在清晰范围之外,失去了原有实体形态的天空、大地、水面及一切景物,由于其色调的单一,都可视之为“空白”。空白是一条无形的纽带,使画面内各个实体因素之间沟通联系,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空白在画面中的运用,可以突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人物思想动态和意境的描绘,给物体带来动向、动势,使画面充满可感的情绪。
二、简答题
5. 举例说明受众心理对新闻采访工作的影响。
【答案】受众的心理特征对新闻采访工作的影响极为重要,主要表现为:
(1)求新是受众的共同心理。马达把读者看报的共同心理归之为四个字:喜新厌旧。越是新鲜的东西,受众就越感兴趣。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要千方百计去获取最新的信息,在内容或报道角度的选择上都要新颖,出奇制胜。
(2)求益、求近也是受众心理的特征。求近心理反映在地域和心理上的接近两个方面。一般人总是对自己身边的事情更加关注,地域卜的接近有助于心理卜的接近,心理卜的接近也可打破地域卜的限制。记者在采访的同时,应时常考虑到满足受众求益、求近的心理。
(3)求真、求快的受众心理,也应当引起记者的注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受众对一切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现实生活中,有时真相常常被假相所蒙蔽。这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人为的蒙骗在作怪。记者要注意的就是拨开迷雾、去伪存真,挖掘出事件的本来面目,以高尚的品质和采访技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4)求美是现代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又一心理需求。它要求新闻报道语言美、标题美、文字美、图像美,特别是新闻所表达的思想要美。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审美学与新闻学的交界之处出现了融合,于是有了新闻美学的出现。新闻美学是新闻欣赏中特殊的感受或感受的和谐,它强调的是一种欣赏或接受,需要新闻传播在求通的基础上,能给予受众美的享受,也就是“传必求美”。它要求记者要有一定的美学素质,同时又能对新闻媒介的美学特征和受众的审美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尊重受众“美”的需要,塑造出更多有高度美感的新闻作品。
6.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运用倾听艺术有哪些基本形式?
【答案】倾听必须有它的对象一一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过程中,根据采访的具体情况,运用倾听艺术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1)个别交谈时的倾听。
记者要充分了解、细致深入把握新闻中的生动材料,一般来说,还是要靠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个别交谈,这种个别交谈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预约式个别交谈,这是指记者与采访对象预先约好的个别访间、个别对话,这种个别交谈非常方便,记者和采访对象两个人只要约好了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进行,限制很少。因为没有第三者在场,采访对象可以打消顾虑,无拘无束的畅谈,对记者来讲,单独面对采访对象,目标专一,便于提问,听得也更清晰、准确、详细,也能够充分同对方交换意见,启发对方把问题谈得更深入,并进一步挖掘采访对象的内』自世界,掌握到更具体、生动、传神的细节。
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采访对象难以接受记者预约。这时,记者不妨“客随主便”,与采访对象一起工作、生活一段时间。从一定意义上讲,较之坐在办公室里一问一答僵化式交谈,会更自然、亲切、透彻些。
(2)开会发言时的倾听。
它可以用较少时间迅速集中线索和材料。大型、综合报道的采访若用此形式,节省时问的效果尤为显著。它能起到互相启发的重要作用。一人对材料一时回忆不出,知情者们稍加提示或启发,就可使记忆重回,茅塞顿开。几个人一起座谈时,一个人说得不正确不全面,旁人也可以对之补充、纠正。调查座谈会这一形式既可以缩短采访活动中验证素材的周期,又可以使当场得到的素材真实可靠,客观全面。
调查座谈会既然是个收益明显的采访活动形式,那么,作为调查座谈会主持人的记者,就必须掌握开好调查座谈会的技能,否则就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
①事先应发出“安民告示”,即记者应在采访前把座谈的内容、目的及要求告诉采访对象,以使其作好充分准各。
②要精心选择座谈人员。
③要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每次座谈会的人数十个人以内为宜,这个人数可以使座谈的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