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医院药师Ⅰ阶段题库>药剂学题库

问题:

[单选] 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A . 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 . 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C . 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 . 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 . 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关于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错误的是() 最常见的原因是洋地黄中毒。 发作时突发突止。 发生与房室交界区组织的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 心律通常规则,Q阳波群正常。 通常能自行消失。 女性,34岁,因发热、胸闷、喘憋3天来急诊,测血压12.8/10.1kPa(96/76mmHg),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肝脏肋下4cm,超声心动图示心包中等量积液,此时最主要的处理是()。 利尿剂。 抗结核药物。 心包穿刺。 洋地黄制剂。 心导管检查。 影响意识的最重要的结构是:()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大脑半球。 小脑。 基底核。 已知某疾病患者8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13,5,9,12,10,8,11,7。其潜伏期的平均水平为() 9天。 9.5天。 10天。 10.2天。 11天。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病因是() 心肌炎。 急性风湿热。 心肌梗死。 心瓣膜术后。 洋地黄中毒。 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口服药物剂型在胃肠道中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药物要在胃肠道吸收,必须首先从制剂中释放出来。其释放的快慢就决定了药物吸收的快慢。一般口服溶液剂不存在药物释放问题,其他剂型如乳剂、混悬剂是液体制剂,虽然存在释放问题,但由于分散度大,仍会很快释放药物。在固体剂型中,胶囊剂较常用,它的外壳为明胶外壳,崩解后相当于散剂分散程度。片剂和包衣片比较,片剂溶出相对较快,而包衣片则需在衣层溶解后才能释放药物。一般而言,释放药物快,吸收也快。所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吸收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