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865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2

  摘要

一、简答题

1. 微博对记者有何价值。

【答案】微博对记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消息来源。记者可以从微博上第一时间获取大量报道题材和消息来源,公民微博爆料被广泛转载后比较容易成为主流媒体报道选题和议程,越来越多的“微博事件”不断发生、成为滚动直播的媒介景观。

(2)生产机制。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的兴起,正开始深刻改变这种报道机制,让调查性报道的生产体现出更多公众参与、由快到深的“循环”特征,即有学者概括的“碎片化或滚动式”趋势。促使新闻报道尤其调查报道的生产由记者主导、组织把关变成公众参与、协同传播,由一次刊发、单次传播变成接力赛跑、循环报道。

(3)行业互动。除了明星、草根,新闻人是微博使用的活跃群体,他们不仅在网络上频繁地接受和传播信息,也逐渐利用微博形成了频繁交流、紧密互动的“虚拟共同体”。让原本相对封闭的行业互动变成公开的生产实践,让普通公众更近距离、原生态地了解新闻记者、参与新闻生产、理解新闻环境。

2. 举例说明受众心理对新闻采访工作的影响。

【答案】受众的心理特征对新闻采访工作的影响极为重要,主要表现为:

(1)求新是受众的共同心理。马达把读者看报的共同心理归之为四个字:喜新厌旧。越是新鲜的东西,受众就越感兴趣。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要千方百计去获取最新的信息,在内容或报道角度的选择上都要新颖,出奇制胜。

(2)求益、求近也是受众心理的特征。求近心理反映在地域和心理上的接近两个方面。一般人总是对自己身边的事情更加关注,地域上的接近有助于心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也可打破地域上的限制。记者在采访的同时,应时常考虑到满足受众求益、求近的心理。

(3)求真、求快的受众心理,也应当引起记者的注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受众对一切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现实生活中,有时真相常常被假相所蒙蔽。这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人为的蒙骗在作怪。记者要注意的就是拨开迷雾、去伪存真,挖掘出事件的本来面目,以高尚的

第 1 页,共 7 页